中国省域建筑业发展差异及其经济影响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然而,建筑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相比,理论界对其关注显然不足,虽然管理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从本学科角度出发,对建筑业展开了一定的相关研究,但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建筑业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尚不多见。本文基于地理学视角,探讨建筑业空间组织的理论机制,使用省域尺度的相关数据对建筑业规模和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条件论,从需求条件、集聚条件、生产要素配置条件、技术进步和创新条件、制度环境条件五个方面探讨区域条件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并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和Tobit模型就区域条件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本文对建筑业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和耦合协调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态以及目前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影响建筑业省域差异的条件因素以及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在研究内容安排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对本文使用的建筑业概念进行范围界定,总结各个学科对建筑业的相关研究,指出地理学视角研究建筑业应该注重的问题,通过分析建筑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并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建筑业空间组织的理论探析。通过综述区位理论以及与建筑业空间组织相关的竞租理论、集聚理论、企业地理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建筑业产品的特点、建筑业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及建筑业产品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并对建筑业空间组织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三章:建筑业的时空演变特点。本章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并从建筑业规模与效率出发,分析中国省域建筑业的空间相关性特征以及建筑业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地域差异。第四章:影响建筑业省域差异的条件分析。从区域建筑业需求条件、集聚条件、生产要素配置条件、技术进步和创新条件、制度环境条件五个方面构建区域条件对建筑业影响的理论框架,从建筑业产出规模与效率两个方面分析区域条件对建筑业省域差异的影响,使用省域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投入产出表对建筑业经济增长影响力展开分析,接着分析了建筑业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使用耦合理论建立建筑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机理的理论模型,并进一步对省域建筑业系统与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增长和建筑业技术效率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在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同时提出了本篇博士论文的主要贡献以及后续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并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命。在此背景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
根据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北京市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系统必须两年清洗一次,拒不执行将处以最高5万元的罚款。如因拒绝清洗或不按规范清洗,引发传染病传播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2008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以"乳类的营养"一节为例,阐述混合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项目日益增多,而桥梁结构多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裂缝的出现,从而影响到了桥梁的使用安全。基于此,我们
目的研究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根据应用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分为钛膜组(
大学治理,治,要有法规,要有手段;理,要有制度,要有方法。法律和制度是刚性的张扬的外在的,是强制性的;只有刚性的外壳而没有柔性的人性的、自觉的大学文化和制度文化,大学治
开发、利用和整合各种道德资源,是有效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条件。但就与公民道德教育相契合而言,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仍存在着道德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因而有必要从思想观念
大学治理是指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它解决的是大学内部权力分配和行使问题。我国学者对大学治理的研究着重于探讨大学外部权力关系,但是在
地下管线三维检测仪通过对地下管线探测,获取其准确的空间位置分布,为城市基础建设提供服务和指导。本文设计了一种介入式的地下管线三维检测仪,其系统结构分为管线机器人装
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对父母患有精神病但却身心健康的儿童的研究。伴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受到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不再单纯地考虑逆境或危险的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