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效应的影响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改增”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其初衷是为了减轻税负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2012年在我国上海试点实行到2013年8月1日推广到全国,到16年5月1日全面展开,“营改增”对我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效应主要表现在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分工细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低层次性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大等问题,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营改增”作为一项重要的减税政策,针对生产性服务业采取了多项措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对“营改增”的背景、内容、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营改增”进展。接着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况、现状以及研究其内部结构的意义,分析了“营改增”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效应的关系。笔者结合实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具有正效应,肯定了“营改增”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最后总结了“营改增”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经验出了对我国的政策建议。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效应为衡量指标,采用31个省2008年到2016年9年的指标数据,利用DID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分析“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效应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为“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影响为13.01%,不是非常显著。这表明“营改增”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具有正效应,但由于该政策实施时间不长,政策具有时滞性,以及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最后,我国应该继续推行“营改增”,在实施期间及时改进出现的问题,完善其他对应政策,让“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效应达到最大,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其他文献
热声热机(制冷机)这一新型能量转换装置具有可靠性高、无环境污染、能源品位要求低,特别是无(或少有)运动部件等方面的突出优点,在动力工程、新能源利用、制冷及低温工程,以
<正>直肠癌发生以中、低位为主,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吻合器等器械的应用,许多中、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以实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
<正>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新型的抗风湿生物制剂,属于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iseases modifying anti-rheumaticdrugs,DMARDs),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对项目的投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的实体阶段,加强这两阶段的投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建设单位在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加强
目的探讨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下载历史卡片;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率及趋势分析;运用COX回归进行生存时间
<正>"执行难"是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司法难题。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这种矛头。中共中央针对法院执行难现状,遂于1999年转发了《
项目管理作为带有强执行文化色彩的管理工具,为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提供了可操作性强、规范的快速通道。在有完善知识体系指导下的项目管理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执行
阐述了世界首套煤制烯烃项目烯烃分离装置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说明了烯烃分离装置首次投料试车及生产运行情况。对煤制乙烯和石油制乙烯同类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装置混
目的分析获取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2015年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中国布病流行的文献,按纳入
<正>2012年9月,湖北省赴美国卫生应急与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团,通过现场察看、听取介绍、讨论交流等方式,先后在美国纽约市、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市、旧金山等地进行了卫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