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劳动理论包含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异化劳动理论使人们改变看世界的角度,形成新的世界观,并促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逐渐形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吸取前人关于异化与劳动的哲学与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成熟。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马克思以其独特的唯物主义视角,不断扩展自己的研究视域,从本质上寻找导致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继而达到了对前人理论的超越。异化劳动在现阶段的劳动过程中也有新的表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在辩证地批判与继承卢梭的异化理论、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说”、赫斯的“经济异化说”的基础上,又对亚当·斯密、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的劳动思想加以扬弃,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重点体现了工人劳动的异己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二,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还认识到,虽然异化劳动对人与社会发展都有负面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最终在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失。当前,要对异化劳动存有正确的、辩证的态度,即保守性的继承与彻底性的批判。异化劳动具有历史性和现代性的双重特点。在当代社会,异化劳动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并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其一是劳动者的劳动付出量与其劳动所得不成正比,其二是劳动过程并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其三是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大相径庭,其四是多种原因导致劳动双方关系异化。要实现异化劳动的扬弃,首先是要改变不合理的分工状态给人造成的奴役,其次是摒弃以谋生为第一目的的劳动,最后是要消灭私有制这个矛盾的根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今社会和谐劳动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劳动作为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之一,劳动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劳动和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要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秩序,努力促成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过程与劳动者、人与其“类本质”、人与人相和谐的和谐劳动,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秩序,使得当代社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获得更有效的保护,更加稳固的保障和谐社会实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