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灾难频发,无论是类似9.11事件的人祸还是包括汶川5.12大地震在内的天灾,都给人类带来灾难和毁灭,教训是惨痛的。灾难的巨大破坏力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坚韧、博爱、团结和神圣的生命情感是值得珍藏和发扬的。在这种背景下,以灾难为主题的纪念馆建设在二战以后又掀起了一轮高潮。然而,现今对灾难纪念馆的系统研究不多,特别是灾难纪念馆的体验空间更需要总结分析和研究。建筑体验的概念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提出来的,人的身体体验成为评价建筑空间的越来越重要的标尺。二十世纪末,它还在经济领域发展成为《体验经济》(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的学说。随着信息时代体验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在灾难纪念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灾难纪念空间的形式、冷暖、声音等知觉因素与文物、文字、符号等内涵因素结合,最大限度地运用身体的感知和理解,调动起所有的空间体验信息,为观众提供独特的空间体验,达到体验的最终目的。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五部分研究灾难纪念馆体验空间的设计:第一章绪论是提出问题部分,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概述,包括研究背景、内容和范围、意义和目的、方法和全文框架。第二章灾难纪念馆建筑概述是分析问题的部分,阐述了灾难、灾难文化心理、灾难纪念与建构、灾难纪念馆的相关理论,灾难纪念建筑空间的发展历程、组成以及发展趋势。第三、四、五、六章是本文的中心重点,也是解决问题的部分。首先审美体验接受两方面透彻地剖析灾难纪念馆空间体验的原理和过程,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按体验的深浅层次将体验空间分为知觉体验空间、情感体验空间和内涵体验空间三类,接着从体验的角度分别研究空间原型、情感再现和期待内涵的体验空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从而探讨对灾难纪念馆体验空间的设计启示。第七章结合灾难纪念馆的详细实例调研,从体验者的角度进一步地检验前文的观点。最后为全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概况了研究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