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稀土铝(Re-Al)的可控制备及对NaAlH4储氢材料的催化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AlH4作为轻金属配位氢化物的典型代表,是新型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依然存在吸放氢温度过高、动力学缓慢、循环稳定性较差等缺点。本文选择NaAlH4作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不同的制备工艺,可控制备出纳米尺度的RE-Al系列稀土-铝催化剂,然后采用反应球磨法原位合成RE-Al掺杂催化的NaAlH4储氢体系,并运用Sievert吸放氢测试技术以及差热扫描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纳米RE-Al催化剂的制备及掺杂对NaAlH4体系储氢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对CeAl4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探索表明,使用反应球磨法和热处理合成法均可制备出纳米尺度的CeAl4颗粒,对比上述两种方法所制备催化剂的产率、纯度、颗粒尺寸与均匀性,以及对NaAlH4体系的催化效率,本文选定热处理合成法作为后续研究的RE-Al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NaH粉、Al粉为原料,混合4mol%纳米CeAl4作为催化剂,在3.0MPa氢气氛围中反应球磨120h,能够成功制备出CeAl4掺杂的NaAlH4体系样品。研究表明,纳米CeAl4掺杂能显著改善NaAlH4体系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体系的初始放氢温度为80℃,整个放氢过程在170℃下10min内基本完成;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CeAl4掺杂NaAlH4体系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放氢反应均有二维相界面扩散模型控制。  采用热处理合成法进一步制备了一系列纳米RE-Al(RE=La,Pr,Nd,Sm)催化剂,对比分析了它们对NaAlH4体系储氢性能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热处理合成法适用于制备La、Ce、Pr、Nd、Sm等系列稀土-铝的纳米催化剂,颗粒尺寸分布均匀,大小在几十个纳米左右。以NaH、Al粉为原料,RE-Al为掺杂催化剂,能够制备出纯度较高的RE-Al掺杂NaAlH4样品。所有的RE-Al掺杂NaAlH4体系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都能有效降低NaAlH4吸放氢温度,改善吸放氢动力学,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La3Al11对NaAlH4的催化性能与CeAl4体系类似,比PrAl3,NdAl3和SmAl3体系的催化效果更加优异;PrAl3和NdAl3对NaAlH4的第一步放氢反应的催化效果与SmAl3相近,但对于第二步放氢反应的催化效果明显好于SmAl3,其原因在于PrAl3和NdAl3掺杂的NaAlH4体系放氢时得到的中间产物Na3AlH6相较于SmAl3掺杂时发生了晶格膨胀,有利于氢的释放。
其他文献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所使用的材料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无铅压电陶瓷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钛酸铋钠((NaBi)TiO,简
期刊
该文以检测管的载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载体的作用、分类、物理性质以及晶体结构,列举了检测管常用的载体材料如硅胶、活性氧化铝、硅藻土和树脂的表面性质数据资料,分析了影
期刊
激光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在科研、工业、显示、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一些波长的激光可以通过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直接产生,比如808 nm和1064 nm,但还有一些重要的激光波长不能直接获得,需要通过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获得,相应的晶体即为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晶体。不同波长的激光频率转换需要采用不同的介质(非线性光学晶体),目前应用于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