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ecue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2004年6月正式公布,其推广和实施对全球银行业的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国家商业银行将接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我国银监会虽然提出在新协议实施的最初几年我国银行业仍将按旧协议进行银行监管,但对代表着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方向的内部评级法仍是持积极态度。新协议内部评级法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努力方向,但其实施需要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并满足一些基本条件。新协议颁布后,我国学术界主要从新协议的解读、新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内部评级法的某一方面或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障碍和前景等方面做出分析研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协议内部评级法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方面做出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本文以新资本协议的公布背景及基本框架内容为起点,首先对内部评级法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基本要素、关键指标等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后文所要研究和阐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铺垫。在此基础上,本文简略介绍了美国银行业内部评级法的实施应用情况,并总结了它们的先进经验,目的在于了解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思想和技术,有助于推动我国银行业转换经营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最后,借鉴新协议有关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要求,结合我国银行业内部评级法实施现状,重点分析我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主要障碍,着重从资本充足、内部评级体系、风险管理模型、配套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开发适合我国金融环境的风险管理模型,从而实现我国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以理论研究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新协议的内部评级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管理、计量信用风险监管资本的理论方法,本文在对新协议的内部评级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内部评级构建现状,在借鉴美国银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构建我国银行业内部评级法的途径和战略。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业在实施内部评级法方面,尤其是技术及制度上存在很多障碍,但新协议内部评级法代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不应该停滞自己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的步伐,尤其是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更应借新协议颁布之机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陆作为台湾经济发展腹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形势下,两岸经贸的发展对两岸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台湾经济的发展已经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安全以及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已全面开放,中国的商业银行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激烈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WTO签订五年之后,外资银行已经拿到了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入场券。这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国内商业银行也面对了严峻的竞争形势。如何面对新的市场进入者的挑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