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以放松管制、推动竞争为主导的电信管制改革,但放松管制后,一方面电信服务市场出现了恶性竞争,多数国家的电信行业步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另一方面本地固定电话垄断依然存在。如何界定电信行业的性质、审视和评判先前电信管制改革方面的得失、明确今后电信管制发展的方向,是各国理论界和电信产业界面临的十分迫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尽管当前中国电信行业发展总体呈现良好态势,电信管制领域里管制滞后、管制不足和管制失当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理顺电信市场的各种利益关系,恰当地激励和约束各电信运营商的行为,抑制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恶性价格战以及某种程度的混乱,为电信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本论文内容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在对自然垄断理论的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不能简单的判定电信业是或者不是自然垄断产业,而应该根据其在不同时期、不同业务的特征。随着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信产业的大部分自然垄断属性逐渐的消失,因而世界各国出现了对电信产业的放松管制的浪潮。第二部分转入电信业管制政策的演进分析,探讨了放松管制后确保有效竞争展开的进入管制、不对称管制、互联互通管制以及普遍服务管制政策等。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英、美电信产业引入竞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方式,并归纳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几点经验。在此基础上,介绍我国电信产业历经四个阶段的竞争引入过程,然后对我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指出我国在实现电信有效竞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讨论了中国电信行业管制的基点,明确了电信市场是竞争性垄断市场,电信市场竞争必须是有效率竞争,阐述了中国电信行业管制的基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就电信行业管制中的主要理论问题和对策构想与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具有欠发达地区特征的宿州市为例,用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对1997年至2004年间不同的经济周期内货币政策的微观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影响的制度性因素进行了探讨,证明了货
201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经发出,便很快刷爆了安全人的朋友圈。这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
期刊
部分线性模型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半参数模型,它首先是由Engle(1986)提出来的.因为这种模型既包含了参数部分,又包含了非参数部分,因此它具有参数回归模型的良好的解释性和非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