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北京中山公园美术现象研究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anra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中国的文人赏画以雅集的方式,含蓄地进行观赏、品评、交易、收藏等行为,到了民国初年(本文指1912年至1928年间),西方沙龙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等概念传进中国后,艺术欣赏就不再限于文人雅士或达官贵人,它扩及到一般大众。随着西洋美术的引进、艺术思潮的兴起、美术革命的发展、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生、美术教育的兴盛和艺术思想的传播,个人美展、社团美展和全国性美展逐渐增多。开放于1914年10月10日的北京中央公园(1928年更名为中山公园)在这个时期的北京美术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举办画展次数之多,涉众之广在京津地区屈指可数,在当时的北京美术界甚或有“公立美术馆”的地位。在民国前期(本文指1912年至1937年间),美术发展经历了从西学东渐带来的艺术认知系统上的根本转变。而西学的冲击,带来的不单单是西方美术的研究体系,还有更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将新旧势力的更迭与商品经济渗透进了美术界,造成了在新的话语权力下发生的众多不同以往封建时期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的种种选择,也因此产生了绘画展览的现象。但中国本身自宋朝开始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所以绘画展览的概念是普遍认知下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文明的产物,还是在本土便具有产生的可能,即传统概念“雅集”与新概念“画展”之间的关系是取代还是转换,值得进一步解析。并且通过从古代到近现代历史文化现象的比较可以发现,“雅集”这一概念又在这一时期的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语义所指层面的转换,所以在语言学基础上当如何分析当时主体的文化心理,也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介绍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电梯群控系统交通模式识别的方法.用3步混合训练方法对用于模式识别的两个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辨识出各种交通模式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随着对高血压病危害性的不断认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较以前有所放宽.美国关于预防、检测、评估及治疗高血压全国联
<正>目的初步分析矛盾性失眠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中以失眠为主诉的临床诊断思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同时重新认识睡眠多导图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在部分失眠人群中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