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从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加剧。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深化改革,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增大,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成为中小企业区域融资的重要渠道,作为对正规金融的补充,民间金融规模也迅速发展,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更加突出,然而,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的同时,民间金融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来探究民间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的影响,有利于为各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差别化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研究的背景以及目的,介绍本论文的内容、框架、方法及创新点;同时综述国内外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接着对民间金融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来介绍民间金融的产生与发展;然后从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概况初步了解到我国各区域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呈现的不同特点,在民间金融测算的基础上从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和民间金融发展的变化趋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我们了解到,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和民间金融发展都呈现出一定的差距,东部区域相对于中西部区域,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也具有相对丰富民间金融资源和较高的民间金融发展水平。此外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对本文所构建出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全国及东、中、西部区域民间金融推动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效应,当期的民间金融发展水平对全国总体和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呈现出对东部地区较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最小的区域差异;同时民间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滞后作用,滞后一期的效应对全国总体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表现得与当期不同,表现为西部地区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地区差异;正规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积极正向影响,但是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控制变量中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有推动的作用比中、西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大,而东、中、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全国总体估计情况类似,没有在三个区域经济增长上发挥积极作用。最后提出具有参考意义的区域差异化政策建议,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在观察麦粒灸“肾俞”,“足三里”对SD大鼠RA模型抗炎治疗效应基础上,以慢病毒介导的IL-17A基因过表达为干预研究手段,探究麦粒灸治疗RA的抗炎效应机制,为麦粒灸治疗RA的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竞争。而企业最困惑的恰恰是留不住人才,虽然企业修订政策、增加员工利益,然而员工仍然不满意,离职倾向仍然严重,导致企业生产
指出中低压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 (ANG)是一种可替代目前普遍应用的高压储存技术 (CNG)的新型的天然气储存技术 ,该技术的关键是研制专用的天然气吸附剂 ,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气吸
科技馆的科学实验表演是最受观众群体喜爱的科普形式之一,是最直观感受科学趣味性的一种方式。随着科普事业蒸蒸日上,科技馆的科学实验表演亟待从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本文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节点,是智能电网数据的采集源头和命令执行单元。国网公司在09年开始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试点工作,并取得的非常显著的成就。2012年,提出了
主题酒店是在基本的酒店功能的基础之上营造一种特定的文化主题、文化氛围。从酒店的各个方面,硬装到软装、大布局到小细节,从有形的建筑设施到无形的服务再到更高层次的文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涉及9个省级行政区,研究这9个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即利用工业分行业产值占比,分析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探讨其原因及影响,既可以考察我国西部大开
通过对创新、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等概念的阐述,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创新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了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工作重
本文试图利用经济学理论,以云南省为例,对建国后(1949—1992)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转移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改革开放前(1949—1978),为了保证工业化过程所需要的资金积累,国家通过土
肺纤维化是多种肺部疾病的最终病理结局,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以及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鉴于本病目前尚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