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LED用硅酸盐荧光粉的发光温度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LED具有寿命长、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荧光转换是最主要的白光LED实现形式,荧光粉作为关键构成部分,其性能会严重影响白光LED的光色品质。在实际工作中,芯片结温的升高会导致荧光粉发光热猝灭,严重影响白光LED的光效、光色参数和可靠性。因此,研究LED用荧光粉发光的温度特性,对改善其服役性能非常重要。以Ba2SiO4∶Eu2+和Sr3SiO5∶Eu2+为代表的硅酸盐荧光粉,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低廉且光色丰富可调等优点,为重要的LED荧光粉类型之一。本文在全面考察两类荧光粉光色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激活剂Eu2+含量和基质掺杂对这两类荧光粉温度猝灭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系统探讨各类能量转移过程的温度依赖性,揭示决定两类荧光粉温度猝灭的主导机制。  1)随温度升高,Ba2SiO4∶Eu2+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快速降低(150℃下降约70%),温度猝灭严重,且同时发射峰蓝移,发射光谱展宽,引起色坐标显著变化。激活剂Eu2+含量对Ba2SiO4∶Eu2+荧光粉的温度猝灭特性影响较小,但Sr掺杂显著影响其温度猝灭特性。随Sr掺杂量的升高,温度猝灭呈现先改善后劣化的趋势,当Sr掺杂量为50%时,温度猝灭程度最小,温度猝灭特性对基质组分的复杂依赖关系主要是光致电离和交叉点无辐射跃迁返回两种机制相互竞争的结果。  2)对于Sr3SiO5∶Eu2+荧光粉,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其发光强度可逆和不可逆影响。室温持续光照可导致Sr3SiO5∶Eu2+发光强度连续下降,但撤去光照后强度回复,这一现象可能与材料内部的陷阱能级有关。高温处理可使Sr3SiO5∶Eu2+发光强度降低,且光照的协同作用可以加剧此劣化过程,这一现象可归结于激活离子Eu2+的光辅助热氧化所致。  3) Sr3SiO5∶Eu2+荧光粉150℃的发光强度下降约17%,优于Ba2SiO4∶Eu2+。但随温度升高,发射峰位同样逐渐蓝移,发射光谱展宽,色坐标发生变化。Eu2+浓度和Ba掺杂量显著影响Sr3SiO5∶Eu2+荧光粉温度猝灭特性,猝灭程度随Eu2+含量升高逐渐增强,但掺杂Ba可改善其温度猝灭特性。在较低温区,(Ba, Sr)3SiO5∶Eu2+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温度升高反而稍有增强,这一异常现象可能与荧光粉内部的陷阱能级有关。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研究了采用乳胶液做粘结剂的水基浆体流延法制备陶瓷膜基体及对陶瓷膜过滤层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浆体粘度的测定,讨论了分散剂含量对三氧化二铝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该文分别研究了PP/纳米CaCO、PP/POE和PP/POE/纳米CaCO复合体系.在研究纳米改性和传统的弹性体改性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两类改性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协同作用机理.通过PP/纳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碳纤维生物复合材料是一种优良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但由于羟基磷灰石与碳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和表面化学性质上的巨大差别,使HA/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
为了提高光信息存储密度,应使用波长尽可能短的激光器.另外,半导体材料在发光二极管(LED)也有广泛的应用,发光二极管的全彩化是趋势所在.蓝光二极管的制造成为关键所在.在实
金属纳米粒子由于他们特殊的性质,在光学、磁学、热学、电子、传感器和催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应用前景.纳米铜是一种优良的催化剂,在工业合成乙醇氧化、乙炔聚合都表现出优良的
近年来,水中频繁出现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与重金属引起了人们对水环境生态安全和饮用水水质安全的担忧。采用高效吸附技术去除水中EDCs和重金属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其中,源于农林废弃物的生物质吸附剂具有来源广泛、功能团丰富、易于改性、价格低廉等特点,相较活性炭等传统吸附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故本文研究柠檬酸/环糊精改性后的吸附材料与几种典型污染物(铜离子、染料、酚类化合物双酚A(BPA)等)的吸附过
学位
氯化聚氯乙烯树脂是聚氯乙烯的重要改性品种,其在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耐候性、耐蚀性、耐老化性、可溶性、阻燃自熄性等方面均比PVC有较大的提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