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给英国,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深远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此后,中国逐渐由封建主义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是社会次要矛盾。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历史课题,而且成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不断努力求索的方向。出生、成长于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之中的青年毛泽东,在亲见了中国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亲历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社会危机后,深深感受到了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自觉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中,他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进而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确立起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毛泽东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出发,以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为切入点,结合当今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本着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系统梳理了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思想轨迹,全面分析了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以期为当代青年的世界观教育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整体上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及创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1910年秋至1920年底,青年毛泽东逐渐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转变过程以及由唯心史论到唯物史论的政治思想转变过程;第三部分深入剖析了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原因,指出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既是历史文化环境、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对青年毛泽东的共同影响,也是毛泽东自身的努力结果。第四部分结合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过程及原因,总结了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中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局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青年的世界观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