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外周血IgH-CDR3免疫组库的初步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是一种具有较为严重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的视神经炎和(或)横贯性脊髓炎,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及难点。为提高NMOSD的识别和诊断,探寻更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不懈探索,旨在降低该病的致残率,改善其预后,从而使广大NMOSD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的:本研究尝试建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受体的重链互补决定区3(Ig H-CDR3)的免疫组库,通过分析NMOSD患者疾病不同阶段免疫组库的特征,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初步研究其免疫组库多样性的变化和Ig H-CDR3优势取用序列的状况等信息与NMOSD疾病发生、进展及治疗干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门诊或住院经确诊的女性NMOSD患者的新鲜外周血,采集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其中NMOSD患者共6例,将其分为治疗早期及稳定期分别留取两次外周血标本,并取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女性健康志愿者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共计纳入18个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标本统一送往武汉华大基因公司进行检测,本研究中运用多重PCR技术特异性扩增研究对象外周血B细胞Ig H-CDR3区域的核苷酸序列,扩增后的产物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免疫组库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和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解析NMOSD患者的免疫组库特征。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起6例NMOSD患者及6例健康志愿者,共计18个样本的外周血B细胞Ig H-CDR3免疫组库;发现NMOSD患者组外周血B细胞Ig H-CDR3总数及种类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相较于正常对照组,NMOSD患者组外周血Ig H-CDR3序列库的多样性也有降低的趋势,并且NMOSD患者治疗早期Ig H-CDR3序列库的多样性相较于稳定期也普遍较高;通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揭示NMOSD患者的等位基因IGHV1-69、IGHV3-23、IGHJ1、IGHJ2、IGHJ3、IGHJ4的使用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高,与之相反,等位基因IGHV1-8、IGHV3-30、IGHJ5、IGHJ6的使用频率较正常对照组低;本研究筛选出2种疾病特征性的优势取用序列“CASSICLGSGCGGYYYGMDVW”、“CARPNYYGSVRTGYGMDVW”,其中特征性序列“CASSICLGSGCGGYYYGMDVW”在NMOSD治疗早期患者组中高度表达,其克隆频次明显高于稳定期NMOS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构建了6例NMOSD患者治疗早期及稳定期外周血B细胞Ig H-CDR3的免疫组库,通过分析NMOSD患者外周血B细胞Ig H-CDR3免疫组库的多样性、疾病特征性优势取用序列的表达情况和V、J基因使用频率等信息,并结合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免疫组库多样性及疾病特征性优势取用序列的克隆扩增情况可有效反映NMOSD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可评估其治疗效果。本研究也揭示了NMOSD疾病发生及进展可能与具有特异性Ig H-CDR3序列的外周血B细胞大量克隆扩增密切相关,进行进一步研究或可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相应的分子靶点和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教育部在2018年初发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一文件明确提及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提出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素养的要求,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要将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点进行落实。与此同时学界也就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展开了研究,但是研究的角度多集中在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较少有文献从教师的自身素养角度切入探讨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问题。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离不来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