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鱼补体基因家族成员分子结构及表达分析

来源 :浙江海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作为出现最早的较为低等的脊椎动物,已经进化出了与高等脊椎动物相似的适应性免疫反应。虽然适应性免疫反应在鱼类中应答效率较低,但是他们似乎能够充分利用发达的先天免疫系统来弥补它们在抗体反应中的不足。补体系统作为先天性免疫的一种,在鱼类抵抗外来微生物入侵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本地blast选用近缘物种的基因作为目标序列去搜索鮸鱼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从而得到9种鮸鱼补体基因,包括补体基因Bf/C2、C4、C5、C6、C7-1、C7-2、C8α、C8β和C8γ的序列全长,然后对基因在正常情况和感染后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其他物种的这九种基因进行基因结构和线性分析。对补体Bf/C2进行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鮸鱼补体Bf/C2序列全长为2,301bp,编码766个氨基酸,包含19个外显子和18个内含子,与其他鱼类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基因线性分析表明,鱼类补体Bf/C2具有相对较高的保守性。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补体Bf/C2虽然在鮸鱼未感染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不同的组织表达具有差异性。而在感染鳗弧菌的组织中,补体Bf/C2在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是上调的,在脾脏中的表达是受抑制的。从鮸鱼基因组中得到了补体C4和C5的基因序列,与其他鱼类相比补体C4和C5基因结构和基因线性在进化上分别具有相对较高的保守性。补体C4的荧光定量实验结果显示,补体C4同样在鮸鱼未感染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而在感染后的组织中,补体C4在肝脏中的表达是上调的,而在肾脏和脾脏中的表达是受到抑制的。对末端补体成分(terminal complement component,TCC)的研究发现,由于鱼类经历了一次特殊的基因组复制导致补体C7发生了复制。尽管基因复制在硬骨鱼类的补体成分中是很常见的进化模式,但是有关TCC成员基因复制的研究报道很少。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鱼类补体C7-1和C7-2在基因结构和基因线性上分别具有相对较高的保守性,除了补体C9外其他几种末端补体成分同样具有相对保守的基因线性。荧光定量结果显示补体C7-1和C7-2基因在鮸鱼十个健康组织中都有所表达,但是不同组中的表达量不同。其中补体C7-1基因在肝脏、脾脏和脑中的表达量很高,在鳃、肌肉、眼睛、心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补体C7-2基因在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眼睛、鳃、脑、肌肉、心脏和肠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感染后的组织中,补体C7-1和C7-2基因在同一组组织中的表达反应时间也是不同的。这些结果都证明补体C7-1和C7-2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和免疫反应时间。
其他文献
脊椎动物中免疫系统主要由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两部分组成。鱼类作为最低等的脊椎动物,虽然在进化中获得了适应性免疫,由于鱼类的适应性免疫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抵抗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Benthonic microbial fuel cell,BMFC)利用海底沉积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来获得电能,具有底物丰富,长期运行,维护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不能得到广泛地实际应用,主要是由于其低的功率密度输出和长期运行的不稳定性,其中阳极是限制其功率密度输出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本论文研究中,比较了不同阳极材料
众所周知,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由于各种微生物和海洋生物附着和增殖造成生物污损和微生物腐蚀会显著减低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解决微生物
本文研究了尼罗罗非鱼仔鱼在自然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性腺分化及发育,不同水温条件下的存活、生长和发育,并对各温度条件处理后的65DPH仔鱼的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作了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