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9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中心城镇的质量。建立协调区域发展新格局,切实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大省,近年来开始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山西省城镇化率2017年已达到57.34%,也逐渐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虽然山西省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但省内城镇化仍存在水平低、规模小、质量低等问题。在基础设施、政策制定等方面仍做得不够,城镇化的进度同其他省份相比仍落后得比较多,水平差异比较大,各市区之间的城镇化发展也不均衡。城镇化建设中日益显现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山西省城镇化进程。为了更好的促进山西省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城镇化阶段理论、史密斯决策执行模型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等为基础,对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通过对比它们的区别,发现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对国内外城镇化案例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城镇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即从政府颁布的城镇化政策入手,将这些政策看做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去研究,对山西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共政策进行梳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山西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分析山西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将山西省与全国其他各省2017年的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以及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发现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不均衡等问题。本文借鉴并采纳国内外发展较好的公共政策经验,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加快城镇化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型城镇转型、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城镇化各项区域配套机制等公共政策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