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西部地区土地平坦肥沃,光热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但该地区存在干旱少雨和水资源短缺、引水工程数量不足、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等问题。资源性缺水,是本区经济受阻的核心因素。吉林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是吉林省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吉林的标志性工程,可以较好地处理研究区水资源欠缺的问题,将对整个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对城镇发展布局、人口发展、农田灌溉面积、湿地恢复面积以及城镇环境用水面积进行预测。然后,对研究区地表水的总供水量以及可供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进而采用经验系数法对研究区农村生态可供水量进行了计算。之后,采用控制指标法对研究区的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并对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对研究区雨洪资源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了“河湖连通工程”引洪方案的水资源配置。经分析计算,到2030年研究区总需水量为63.99亿m~3。其中,生产、生活、城镇生态需水量53.56亿m~3,农村生态需水量10.43亿m~3。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配置给向海等四个湿地核心区生态补水2.67亿m~3,再考虑利用灌区及城市退水利用量,可供水量为5.58亿m~3,缺水量仍达到4.85亿m~3。河湖连通工程取水口处多年平均引洪水资源5.34亿m~3,其中常态补水量2.01亿m~3,引洪水总量3.33亿m~3。恢复改善湿地面积973km~2,增加水面面积443km~2,恢复扩大规划区湖泡湿地总面积至4928km~2,总体上相当于50年代的74.7%。工程多年平均渗漏量为13733万m~3,预计到2030年的10年中,回补地下水量最大能够达到缺水量的48.1%,最大恢复地下水亏缺区面积8143.74 km~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吉林西部缺水的问题,改善区内地下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