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浓硫酸和氢氟酸烷基化工艺相比,复合离子液体(Composite Ionic Liquid:CIL)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具有对理想产物2,2,4-三甲基戊烷(TMP)选择性高,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目前CIL催化C4工艺已通过中试验证,正处于工程放大工业应用推广阶段,需要进行CIL催化C4烷基化工艺的工程基础研究。本文首先测定CIL的密度、粘度、熔点和饱和蒸汽压等物理性质。然后,考察AlCl3和CuCl的含量对离子液体的粘度和密度的影响,以此来分析失活CIL和新鲜CIL物性的区别。最后,为寻求合适的可溶离子液体的降粘剂设计固渣和CIL的分离工艺,采用密度标准曲线法测定甲苯/四氯乙烯在新鲜/失活CIL中的溶解度,考察溶解度较大的甲苯/二氯甲烷对CIL密度和粘度的影响。为考察反应体系中固渣和烷油中主要成分异辛烷对CIL密度和粘度的影响,采用在线红外法测定C5至C8正异构烷烃在CIL中溶解度。经本文研究发现,新鲜/失活CIL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而粘度较高,且与温度的关系较Arrhenius公式更符合含玻璃化温度参数的VTF方程。二氯甲烷与新鲜/失活CIL互溶,甲苯在其中的溶解度较大,分别为124.43和64.32g/100 g。当加入少量二氯甲烷/甲苯,CIL的粘度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且二氯甲烷使CIL粘度下降幅度更大,更适合作为失活CIL的降粘剂。CIL的密度随着固渣含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而粘度随着固渣含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C5至C8正异构烷烃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较小,间于1.37g/100 g (TMP)和3.54 g/100 g(2-甲基丁烷)。因异辛烷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度微小,即可用理想混合液公式预测异辛烷和CIL混合溶液的密度和粘度值,计算值的平均误差较小,分别为0.04%和0.27%。实验得到的可靠数据将为复合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工程设计及CIL物性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