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历经数千年的考验却历久弥新,是一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同时高中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成长和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而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载体及媒介,对高中教材中古诗词选编的研究能够使教学过程更适合学生人格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前人在古诗词选编的研究方面已有了初步的成果,但基本都以人教版必修教材选编情况为研究对象。然而新课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增设了选修课程,与之相配套的是增加了语文选修教材,而现下的教材研究很少涉及到选修教材的选编状况,古诗词的编写分析更是一个盲区。因此本文着重研究的便是人教版必修和选修(主要是选修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两份教材中“中国古代诗歌”部分的选编问题与教学策略,主要对两份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进行了教材分析,包括编写体例、选文分析、知识系统和练习设计四个部分。研究发现,必修与选修教材在尊重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在古诗词选编方面是共性和个性、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通过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纵向上与旧版和初中教材上进行古诗词选编比较,横向上与苏教版语文教材进行对比,发现必修教材中存在古诗词经典作品大量删减,代表性典型性不足,与初中衔接不够顺畅紧密,体裁范围狭小,编写体例单一等问题,而选修教材则存在鉴赏与学习本末倒置、编写比例失衡、鉴赏方法不“因诗施教”等缺陷。在进行纸上的分析后,本文也立足于实际的调查,通过对两所高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两份教材在古诗词选编上存在着难易程度不合理,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及心理发展特点、初高中衔接不自然等问题。因此本文最后两部分立足于前文的选编现状及不足,提出了在选编上以古诗词课程目标为依据、以高中生特点为中心、以诗歌为本位的策略,在教学上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过程来进行初高中的教学衔接、以“选”为核心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与专题、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等策略,以期为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师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