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又称室温熔融盐,是近20年来在绿色化学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全新介质和软功能材料,因其具有液态温度范围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蒸汽压低、溶解能力强、电化学窗口宽、可设计性等特点被认为是理想的绿色溶剂。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离子液体也逐渐体现出“非绿色”的性质,例如回收使用困难、部分离子液体存在生物毒性较高、降解困难等缺点,对生态环境有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清洁高效的离子液体降解技术,有利于解决离子液体工业化过程中可能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首先进行了均相类Fenton法降解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阴离子、pH、Fe3+浓度和H2O2浓度对离子液体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均相类Fenton体系中,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2h、[BMIM]Br浓度为2.5mM时,pH=3.0、[Fe3+]=2.5mM、[H2O2]=400mM,[BMIM]Br降解率可达87%。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均相类Fenton体系进行改进:将铁组分负载于分子筛上,以防止铁离子流失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催化剂循环使用效率及降低催化剂回收成本。分别通过浸渍法和一步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Fe/SBA-15催化剂,用于催化降解咪唑类离子液体,其中浸渍法以Fe(NO3)3、FeCl3、Fe(OC2H5)3为铁前驱体,一步法以Fe(NO3)3、FeCl3为铁前驱体。研究了负载型Fe/SBA-15催化剂的制备方式对催化剂的结构、Fe负载量和离子液体降解性能的影响。FT-IR结果表明在Fe/SBA-15催化剂中Fe的存在未对分子筛SBA-15的结构造成较大改变。XRD、BET及原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合成的Fe/SBA-15催化剂具有更为优良的孔道结构,而一步法合成的Fe/SBA-15催化剂Fe负载量相对较高。离子液体催化降解实验表明,以Fe(NO3)3为铁前驱体、通过一步法合成的催化剂SBA-15-coFe(NO3)3具有良好的催化离子液体降解性能,光照辅助对体系降解性能有较大提高。以SBA-15-coFe(NO3)3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2h、[BMIM]Br浓度为2.5mM、光照辅助时,pH=3.0、[Fe3+]=2.5mM、[H2O2]=400mM,[BMIM]Br降解率可达90%以上。循环实验表明,SBA-15-coFe(NO3)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重复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