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河南地区40个规模化奶牛场56306头荷斯坦牛2007年1月~2019年8月的繁殖数据和泌乳性能测定数据,建立性状质控标准、进行二级性状拟合,共17个功能性状和9个生产性状。利用SAS 9.4中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过程对功能性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再采用DMU软件中DMU_AI模块结合动物模型、测定日模型估计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方差组分、育种值、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最后根据前期结果拟构建河南省荷斯坦牛选择指数对牛只进行排队,选择牛只进行基因组检测验证选择指数,进而建立河南省荷斯坦牛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体系。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功能性状:(1)青年牛日龄性状AFS、AFC的平均值为524.4天、760.7天,IFL、NS、GL等在青年牛时期及经产牛时期分别为33天和130.5天、1.6次和2.3次、277.1天和277.4天,经产牛性状ICF、CI的平均值分别为80天、429.2天,利用年限的平均值为899.3天。(2)场、出生年季是功能性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0.01),其次,胎次、初配月龄、配种员、配种是否性控、此胎初配月龄、前胎产犊年季也对部分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3)功能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0104(SRc)至0.2087(ICF),青年牛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0159(GLh)到0.1028(AFC),经产牛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0104(SRc)到0.2087(ICF),PL的遗传力为0.1007。在青年牛时期及经产牛时期均存在的功能性状,IFL、CE、SR在青年牛时期的遗传力估计值较经产牛时期高,但NS、GL、NRR56较经产生时期低。2、河南地区荷斯坦牛生产性状:(1)1胎时MY低于2胎、≥3胎,但MFP和MPP与2胎、≥3胎无差异。MUN在1胎时最高,SCS随胎次的增加而上升。305MY平均为8.5吨,平均需要75.3d达到泌乳高峰,泌乳高峰日的产奶量为34.2千克,平均泌乳持续力为7.5。(2)利用测定日模型估计MY、MFP、MPP、MUN、SCS的遗传参数,1胎、2胎、≥3胎时MY、MFP、MPP、MUN、SCS 的遗传力分别为(0.1798、0.1329、0.1344)、(0.1951、0.2400、0.2769)、(0.4669、0.3979、0.3620)、(0.2398、0.1462、0.1309)、(0.1092、0.0907、0.0907)。利用重复力模型估计305MY、DPY、PY、Per的遗传参数,遗传力分别为0.1908、0.0327、0.1336、0.0470。305MY的遗传力与测定日模型估计的一胎MY的遗传力(0.1798)相近。3、初步构建河南地区荷斯坦牛选择指数:(1)IFL、NS、GL、NRR56、CE及SR在青年牛时期和经产牛时期之间的表型相关在-0.10~0.10之间。在经产牛时期,NRR56和NS、CI和GL为高度表型相关(0.92~0.98)。PL与AFC为高度表型相关(0.80)。305MY与PY、DPY与Per之间的表型相关为中等相关。在经产牛时期,NS和IFL、ICF、NRR56,GL和ICF、CE,ICF和NRR56均呈高度遗传相关(0.74~0.97)。CE与305MY,ICF与DPY、305MY,GL与Per均呈中等负遗传相关。(2)本研究拟构建河南地区荷斯坦牛选择指数,指数中包含主要的生产性状和功能性状,305天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初产日龄、青年牛首末次配种间隔、产后首配天数、经产牛产犊难易程度、产犊间隔等性状的权重分别为25、15、15、5、10、5、10、5、10。指数构建如下:HPI=[25×305MY+15×MFP+15×MPP-5×SCS+10×AFC-5×IFLh+10×1CF-5×CEc-10×CI]/1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