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稀土矿浸矿过程渗流特性及离子交换反应的数值模拟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5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特有的优质稀土矿种,其含有种类齐全、价值极高的中重稀土元素,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战略地位极高的矿产资源。但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开采导致稀土资源急剧下降,虽然经过研究者对浸矿工艺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但依然存在浸出周期长、浸出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原地浸矿工艺中最主要的渗流和化学反应过程,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实验方法,但实验方法只能得到始末的数据,无法对孔隙内部的流动现象进行准确描述,也难以得到反应的瞬态数据。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复杂的浸出过程规律,本文采用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方法,结合水动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对渗流过程中的液固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不同参数条件下对渗流规律及离子交换反应的影响,主要的结论如下:(1)基于CFD方法的数值模拟可以较为准确描述孔隙介质内的流体流动,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平均误差为7%左右。随着浸取剂流速的增大,流体流经多孔介质产生的能量损失也越大,其规律可以用线性拟合公式表示:hf=26.16v-0.008。床层孔隙率和颗粒粒径的大小会影响流体流动的阻力。当流速相同时,多孔介质的孔隙率越大,渗流所产生的水力梯度越小;颗粒粒径越小,渗流所产生的水力梯度越大。随着流速的增大,渗流会出现偏离达西线性定律的现象。(2)颗粒的堆积方式会影响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在相同的堆积颗粒数量条件下,颗粒堆积的越紧密,其渗流产生的总能量损失越小。不同的颗粒形貌在渗流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也不同,与流体流动方向上相接触的颗粒表面积越大,产生的能量损失越大。(3)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CFD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离子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其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平均误差为11.2%;经过浸取反应后的稀土矿固体的体积分数会减小,在600 min的反应时间里,固体的体积分数减小了10.2%。稀土矿固体的孔隙率越大,稀土浸出率越小,孔隙率增大26%,稀土浸出率减小了12%。浸取剂入口流速越大,稀土浸出率越大,但浸取剂的消耗量也越大。因此,在保证较高浸出率的前提下,为节约生产成本,建议入口流速控制在0.004 m/s到0.006 m/s之间。
其他文献
骆驼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但超高压处理后的驼乳会出现凝乳现象。本文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筛选出能改善驼乳品质的最佳复合磷酸盐螯合剂,再以微生物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高压驼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未处理驼乳为对照,就超高压处理前后驼乳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流变学特性及抗氧化特性进行检测分析,再对贮藏期间的超高压驼乳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感官评分
学位
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中国荒漠草原严重退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危害。为快速修复退化草地植被,减轻土壤风蚀的发生与发展,在退化草地种植柠条带能改善植被生长环境,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退化草地植被修复方法。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柠条带为物理模型,在内蒙古农业大学OFDY-1.2移动式风蚀风洞中进行模拟实验。以1行1带的柠条带排列方式,研究不同平茬高度(20 cm、30 cm和40 cm)、不同
学位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的寄生原虫(Toxoplasma.gondii,T.gondii)。羊是全国各地重要的肉食来源,同时也是弓形虫易感动物,食用弓形虫感染的羊肉会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对于羊中弓形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染率等方面,未对弓形虫在羊中不同内脏和肌肉组织中的分布进行详尽研究,因此,了解羊肉中弓形虫的分布情况对肉类食品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ELIS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社会的建设越来越重要,个人征信作为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个体在经济社会中重要的信用指标。我国个人征信业正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化发展,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但伴随着个人征信蓬勃发展的还有一系列行业问题。例如个人征信机构间相互独立,缺乏信用数据的共享,形成了“数据孤岛”现象,并且在用户隐私、数据安全等方面,由于征信机构中心化程度高,导致其极易成为攻击的目标,部分征信机
学位
当今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简称SLM)技术领衔凸显增材制造在快速原型制造领域中的优势,SLM技术成形的多孔金属在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等方面有类似于骨的特点,使得SLM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由于SLM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多孔金属部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生物兼容性研究较少,限制了多孔金属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选择丝材气爆法技术制备的钽粉作为实验粉末
学位
石材污泥弃置问题和河砂资源短缺分别为当前石材制品行业和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将石材污泥加工成石材废渣粉掺入砂浆或者混凝土中为低耗减废的可行办法。本文利用石材废渣粉置换砂浆、自密实混凝土中细骨料,并针对置换细骨料使得混凝土具有收缩大、易开裂等缺点,探索置换细骨料时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测试了新拌砂浆、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测量了填充密度并量化出砂浆、混凝土试样的平均液层厚度、平
学位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和侵袭性均较强。依托泊苷联合铂类是广泛期SCLC标准一线治疗的基础,但存在易耐药、易复发的问题。近年来,新型免疫药物和新型细胞毒性药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CLC患者的生存率,为复发/难治型SCLC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本文通过综述SCLC临床用药方案的现状和潜在靶点药物治疗方案的新进展发现,目前SCLC一、二、三线方案包括依托泊苷+卡铂
期刊
铁尾矿的低综合利用率追不上日益猛增的铁尾矿排放堆存量,因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有效缓解铁尾矿等固废激增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利用铁尾矿等大宗工业固废制作绿色建材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激励。铁尾矿能否成为水泥掺合料主要取决于铁尾矿是否具有火山灰活性以及其活性高低。从化学组成来看,铁尾矿、钢渣、磷渣和脱硫灰主要是由硅、钙、铝的氧化物组成,与
学位
随着混凝土核心筒+外框巨型钢管柱的组合形式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伴随建筑物高度与体量的不断攀升,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外框巨型钢管柱的尺寸与钢材厚度不断增大,内部钢骨隔板及竖向加劲肋的结构构造日趋复杂,内腔混凝土强度、体量不断增大,由此造成巨型钢管混凝土柱的工程施工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尤其针对其内部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保障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工程实际应用需求,针对巨型钢管高
学位
茚酮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活性天然产物、药物、农用化学品以及先进材料中,是关键的活性结构片段,同时它也是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有机中间体。目前茚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有Friedel-Craft酰基化反应、Grignard反应、Nazarov环化反应和Heck-La Rock环化反应等。这些方法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仍存在底物范围限制或原料复杂以及需要严苛的反应条件等缺点。因此,开发出高效、简便的茚酮类化合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