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时期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中美意识形态因素(1949-1972)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uo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中国和美国,两者的关系状况深刻的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探讨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历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反思当代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的未来趋向。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综合考察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过程,揭示其中所存在的中美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它们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各个方面的研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新的研究切入点。 第二部分,概述二战前(即冷战爆发前),中美两国及美国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关系发展渊源,作为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础背景。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在冷战时期的不同阶段,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各种意识形态因素,包括美国官方的、非官方的,以及中国共产党政权方面的。同时,分析了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第四部分,单独分析在中美意识形态因素中的苏联因素。冷战主要就是苏联与美国之间的“战争”,苏联因素对美国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至于中共方面,苏联在冷战前中期一直是自己的“老大哥”,因而它对中共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五部分,通过台湾问题,分析冷战时期,中美意识形态因素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所产生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结束语部分,全面概述了冷战时期不同时间段,中美意识形态因素的不同特点。在文章的最后,对于中美两国未来关系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美好的愿望。
其他文献
盐是北宋时期重要的禁榷商品,北宋时期,围绕盐法的变革不断发生。盐法的变迁是与盐业收入在北宋财政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密不可分的。北宋政府不断变
和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法国二三十年代的和平主义运动对于法国现代史研究中意义十分重大。在运动中,其引领作用的是罗曼·罗兰等法国知识分子。本文就将以罗曼·罗兰的和平主
本文以越南战争和退伍军人的特殊性作为立足点,详细阐述了越战退伍军人战后的自我调适,并对美国政府对退伍军人的各项政策调整做全面分析,以此得出结论。全文以序言、四个章节和
清代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政府的主导地方官民的积极参与下,全国各地建立了众多的育婴组织,抚养和资助了大量婴孩,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湖南是清代育婴
芜湖自开埠以来,日渐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稻米集散地和销售市场,极盛时其稻米出口量达到每年1000万担以上,号称四大米市之首。至抗战之前,芜湖米市的稻米出口虽时起时伏,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