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佛教的建筑色彩艺术成果璀璨,在我国建筑的悠久历史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河南地区自古风景宜人,山明水秀,如若仙境,而河南地区的佛教文化则是源远流长,经年香火不衰,自古被誉为我国一大佛教胜境,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建筑色彩艺术风格。河南地区佛教建筑用色风格古拙淡雅,朴实无华,空间布局则依山就势,顺应自然之美,可谓是我国一大颇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筑集群。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南地区佛教建筑装饰色彩艺术的深入研究,使得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其内涵,在追求卓越的现代化生活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的审美,关注历史遗迹的保护,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融洽。文章以佛教文化与建筑色彩的关系为切入点,以藏传、汉传、南传这三大佛教传播流派作为线索,阐述了佛教建筑的基本特征以及建筑与建筑装饰色彩构成与佛教文化、佛教思想内涵之间的内在联系。经过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结合笔者的实地考察,研究剖析佛教建筑及其装饰的用色方式与其地域特性、文化特性、历史特性的关系,理清不同风格的佛教建筑用色方式之间的清晰脉络。本文围绕河南地区的佛教建筑装饰色彩艺术展开讨论,运用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建筑基本理论、装饰色彩艺术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实地考查和测量,在尽可能多地收集、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将佛教文化对佛教建筑装饰色彩艺术的诸多层面的影响和渗透进行梳理,从而透视出东方佛教建筑色彩艺术的演变历程与审美需求。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将建筑学、色彩学等学科与佛教建筑及其装饰色彩艺术这一话题联系在一起,运用色彩学的研究方法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组织与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总结了佛教建筑中的色彩关系,以色票的形式归纳出河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色彩体系,为河南地区的佛教建筑色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全文将宗教文化与建筑色彩艺术这两方面内容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佛教建筑色彩的文化内涵,从微观的角度对佛教建筑用色方式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索。文章总结归纳了作者长期以来采集、储备的大量数据,希望在丰富人们的色彩艺术审美情怀,加强人们对宗教文化的认识这个层面上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