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选择上市。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而来,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尽完善,存在股权集中度较高和公司重要成员交叉任职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为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发生创造了可能,使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日益激烈。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和维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新的监管措施和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上市公司运营操作。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监管处罚措施力度较轻和约束大股东行为的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分析大股东掏空行为发生的原因、方式及影响,对防范大股东掏空行为和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查阅中外文献后,基于股权制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原因、方式和影响。具体来说,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方式主要有关联交易、资产重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四种方式。造成大股东掏空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股权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股权制衡度较低、董事会及经理层受大股东控制和监事会未履行应有的监督职责。此外,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大股东掏空行为发生的另一原因,如外部监管力度不足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行为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净利润的增长、给公司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股票价格持续低迷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发展,还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最后,本文从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加强外部监管力度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四个方面提出防范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建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股东掏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