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研究通过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超声图像特征对比,分析其产生原因,综合两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探讨两者超声鉴别征象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以期为PTC诊断提供客观的超声影像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有甲状腺结节病人60例(83个结节),均经手术或甲状腺穿刺获得病理证实。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成两组,甲状腺良性结节组30例和PTC组30例,分别记录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观察内容包括结节纵横比(A/T)、边缘、内部结构与回声、钙化各征象及切面最大直径、边界、声晕、血流分布模式等,计算鉴别征象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及诊断正确率。
结果:1.PTC与良性结节在A/T≥1、边缘不规则、微钙化、低/极低回声、实性各征象及无声晕、边界模糊不清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以A/T≥1特异度最高(95.6%),其阳性似然比也最高(9.57);低/极低回声灵敏度最高(92.1%),其阴性似然比最低(0.12);边缘不规则诊断正确率最高(88.0%)。
2.二维超声显示观察病例PTC切面最大直径平均水平低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比较具有差异(P<0.01)。
3.彩色多普勒显示观察病例PTC与良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比较具有差异(P<0.01),PTC血流分布模式以Ⅱ、Ⅰ型居多。
4.两组病例TI-RADS分级比较具有差异(P<0.01),良性结节多为4a及以下级别,PTC多为4c及以上级别,两者在4b级有交叉重叠。
5.实验室检查显示两组病例TSH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TC的TSH平均水平高于良性结节。
6.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P>0.05),良性结节与PTC发病年龄均以45岁以上居多,性别女性多于男性。
结论:1.与其他2种征象实性、低/极低回声相比,结节A/T≥1、边缘不规则、微钙化3种超声鉴别征象特异度、阳性似然比较高,有助于PTC确诊。
2.结节边界、声晕诊断正确率低于其它超声征象。
3.微小乳头状癌(PTMC)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4.PTC内部多表现为乏血供状态。
5.超声TI-RADS分级4b级结节存在良恶性结节交叉重叠现象。
6.PTC TSH水平高于良性结节,推测TSH升高可能与PTC有关。
7.临床资料显示,甲状腺结节病变多见于女性,好发年龄为45岁以上。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有甲状腺结节病人60例(83个结节),均经手术或甲状腺穿刺获得病理证实。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成两组,甲状腺良性结节组30例和PTC组30例,分别记录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观察内容包括结节纵横比(A/T)、边缘、内部结构与回声、钙化各征象及切面最大直径、边界、声晕、血流分布模式等,计算鉴别征象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及诊断正确率。
结果:1.PTC与良性结节在A/T≥1、边缘不规则、微钙化、低/极低回声、实性各征象及无声晕、边界模糊不清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以A/T≥1特异度最高(95.6%),其阳性似然比也最高(9.57);低/极低回声灵敏度最高(92.1%),其阴性似然比最低(0.12);边缘不规则诊断正确率最高(88.0%)。
2.二维超声显示观察病例PTC切面最大直径平均水平低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比较具有差异(P<0.01)。
3.彩色多普勒显示观察病例PTC与良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比较具有差异(P<0.01),PTC血流分布模式以Ⅱ、Ⅰ型居多。
4.两组病例TI-RADS分级比较具有差异(P<0.01),良性结节多为4a及以下级别,PTC多为4c及以上级别,两者在4b级有交叉重叠。
5.实验室检查显示两组病例TSH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TC的TSH平均水平高于良性结节。
6.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P>0.05),良性结节与PTC发病年龄均以45岁以上居多,性别女性多于男性。
结论:1.与其他2种征象实性、低/极低回声相比,结节A/T≥1、边缘不规则、微钙化3种超声鉴别征象特异度、阳性似然比较高,有助于PTC确诊。
2.结节边界、声晕诊断正确率低于其它超声征象。
3.微小乳头状癌(PTMC)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4.PTC内部多表现为乏血供状态。
5.超声TI-RADS分级4b级结节存在良恶性结节交叉重叠现象。
6.PTC TSH水平高于良性结节,推测TSH升高可能与PTC有关。
7.临床资料显示,甲状腺结节病变多见于女性,好发年龄为45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