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触信息最快速的一个群体,始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为了使广大学生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修养,自觉地信仰和选择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用坚定的信仰指引自己成长的方向,高校必须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高校宣传媒体不仅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也是高校对外开展工作的窗口,同时还是高校文化交流的阵地和传递信息的桥梁。在科技不断进步和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以往常见的校园广播电视台、杂志和报纸不同,新媒体之所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传播速度快和覆盖面广,更是因为它的互动性相比以往的传播媒介要强的多。因此,通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融入使得新媒体更加具有活力。新媒体不同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它们传播方式单一,交互性不强。新媒体也不是单单特指某一特定的媒体,它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网络系统,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尖端技术,借助计算机、手机等各类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流。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环境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赢得了广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相对于社会群体而言,高校师生群体具有接受新事物快、学习新媒体技术水平高等特点,这就奠定了新媒体在新时期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因为新媒体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产生许多积极影响,使得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也让课下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方便快捷。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信息内容不可控,大学生心理不够健全,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自控能力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新媒体为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媒介,充实了高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也让老师和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交流马克思主义。新媒体的发展,也使得原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模式受到冲击,使得传播分散化,信息难以管控,受众群体分化,网络舆情一旦发生,难于处理和控制。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更新宣传理念,改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在宣传工作中利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新的宣传手段、宣传方式,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引入各种先进的理念作为理论基础,把宣传理念提升到新的高度,把宣传内容贴近实际,使师生们感兴趣,有自主性、积极性,把工作方法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应新媒体,把保障机制做到宣传工作前面,使这些方面不断与时俱进,当下高校宣传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效果也会日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