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开始上市交易。创业板的开板必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也为风险资本退出提供了出路,更对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IPO首日超额收益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国学者也做过很多研究,给出了很多合理的解释,但是,我国创业板IPO的首日超额收益率至今仍旧高出主板很多,更大幅高于西方成熟市场,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寻求答案。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权力分配及制衡以及董事会与监事会对高管层的监督。近年来,有文献研究表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会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率产生影响。那么,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否会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首日超额收益率产生影响?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的程度有多深?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创业板指数设立时间(2010年6月1日)为起点,截止到2012年2月29日在我国深市创业板上市的20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来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这些公司IPO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结合的方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从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的五个机制出发,研究其对IPO首日超额收益中抑价和溢价的影响,丰富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从整体上看,文章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证研究是延伸。文章重点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超额收益中抑价和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本文从一级市场抑价理论、二级市场溢价理论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IPO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理论三方而进行阐述,概括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一级市场抑价、二级市场溢价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角度出发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研究的结果。本部分的撰写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也为后文所需变量的选取和设定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创业板IPO主要情况进行描述。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总体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具体阐述了中国创业板市场所具有的特点,鉴于创业板目前的发展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将为下文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因素变量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角度的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假设运用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管持股比例、监事持股比例及董事会规模都与抑价率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四委”成立个数都与溢价率负相关;换手率与抑价和溢价都是正相关,而中签率与抑价和溢价都是负相关,并且不同因素对抑价和溢价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并就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对我国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率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概括,总结实证研究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背后的原因,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率中抑价和溢价的影响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首日超额收益的成因,有利于推动IPO理论的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现代化进程,完善我国的IPO发售机制和新股审核制度。因为中国创业板开板历史尚短,创业板指设立的时间较晚,本文只有204家创业板上市IPO的数据,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率中抑价和溢价部分的影响可能还没全部显现出来。未来在研究时可以延长研究数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日超额收益率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跟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