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后,社会责任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实践,它客观上缓和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矛盾,并促进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行为引起的外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现有会计不能反映企业行为引起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现有会计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责任会计是反映企业外部性问题的重要工具,然而,我国学术界对于当前是否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以及如何实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为题,力图解决上述问题,为丰富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价值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采用实例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国内分析与国际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对部分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会计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分析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国情,较全面地揭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利弊,继而对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做出理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基本理论结构进行构建,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的方法或模式进行了比较与选择,进而提出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政策建议,最后形成研究结论。论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概述,同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效率。 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社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人力资源学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贡献,较详细地论述了这些学科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关系,这反映出社会责任会计具有较广泛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对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所引发的资源配置、企业影响和行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