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出版模式下的D出版社图书营销策略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7581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我国出版业进入到了持续发展的稳定阶段。尽管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释放了出版业的市场活力,但是也让行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通过图书营销的转变成功抢占了市场份额、有利宣传了出版社的品牌、有效提升了出版社口碑后,各大出版社开始重视图书营销,并不断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探寻可行的出版业转型之路。。本文以图书出版业市场营销为研究背景,以4P、4C、整合营销等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以在新型出版模式下,更新后的图书产品构成理论、图书定价理论、元数据价值理论、知识服务价值理论等为依据,对D出版社发展面临的环境及条件进行分析,指出了出版业面临增长缓慢、环保政策要求逐级提升、市场竞争加剧的困难,也指出了因持续向好的新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针对上述背景,首先提出了在新型出版模式下,产品的融合发展,必然带来营销渠道的融合创新,以及结合D出版社的实际情况,介绍其营销策略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的改进举措;通过D出版社在传统地面书店和网络书店中采取的创新营销政策,以及在电子书、有声书、社群、音频内容、知识付费节目等领域采取的有效营销策略,探讨融合出版的无限可能;以D出版社在深度加工资源(“E知元”App)、数字融合出版(“悦读·悦学”产品)方面的探索为例,通过挖掘元数据、知识服务的巨大价值,探寻出版业的全新营销模式、盈利模式,从而在推动“互联网+”的进程中找到出版业的位置——成为内容服务商,蜕变为内容互联网企业,并不断提供知识服务。本文提及的知识服务并不是出版业在升级过程中唯一的转型路径,出版机构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从而摸索出更多走向新出版的路径。希望本文能够为D出版社及整个出版业的图书营销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硒处理(0、0.2、0.5、1.0、1.5、2.0、2.5、5.0 mg·L-1)对紫云英地上和地下部物质成分变化的影响,
利用时空替代原理,选取漓江流域红壤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草丛、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5个阶段作为演替序列,研究自然恢复过程中各演替阶段的
船冰碰撞是目前船舶碰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冰的复杂性,不同外形的冰表现出的力学性质不尽相同.本文利用已有的冰材料模型,设定不同局部形状的冰与船侧的碰撞场景,通过
2008年6月至10月,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对照稻田和养鱼稻田2个处理,采用分层取样法和大类群分类法,利用反映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研
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采用静态箱法对成都平原典型水稻-油菜轮作区油菜地CO2、N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测定。结果表明,CO2排放通量为121.4~1 585.8 mg·m^-2·h^-1,平均
笔者受"角药"启发,据穴位配伍原则和临床经验联合应用3个穴位,配成一组,命名为"角穴"。自拟附睾"角穴"、前列腺"角穴"和精囊腺"角穴"治疗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疾病,收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