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渗滤液是卫生填埋场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对其进行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尚没有一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典型处理工艺,2008年出台的新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增加了对渗滤液中TN的去除要求,使得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变得更加困难。本文在中试规模上采用ABR-一体化氧化沟-BAF工艺处理模拟早期垃圾渗滤液,在不外加碳源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氧化沟硝化液回流比及回流位置下系统及各个反应器的运行及生物脱氮性能;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期时各个反应器中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在进水TIN为310.5~1279.0mg/L时,出水TIN为23.5~223.1mg/L,实验后期TN去除率达81.3%~97.5%,部分出水TN<40mg/L,最低达26.4mg/L,在进水NH4+-N为308.7~1278.1mg/L条件下,出水NH4+-N稳定在0.6~58.7mg/L;在进水COD为1335.1~8032.9mg/L时,出水COD稳定在20.5~197.1mg/L范围。ABR-一体化氧化沟-BAF是一种高效组合生物处理系统,在不外加碳源的条件下,采用大回流比和适宜回流位置的控制措施实现了生物脱氮及有机物降解的双重目的。ABR厌氧段在回流比为10,进水COD/NOx--N达到5.0以上时,生物脱氮效果接近完全;缺氧段在回流比为10,进水COD/NOx--N达4.0以上,生物脱氮进行较彻底,ABR最终出水NOx--N基本<15.0mg/L。ABR-一体化氧化沟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全程硝化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脱氮途径的联合作用,BAF中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实验后三个阶段,每个反应器中有其共同的微生物种属也有其各自独有的种属,在反应器中能高效地利用进水底物的微生物种群会逐渐演变为优势群落。总体上,回流比增大,ABR前两个隔室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不大,而后三个隔室、氧化沟及BAF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大回流比下,ABR前两个隔室相似性较高,后三个隔室相似性较高,后三个隔室与氧化沟及BAF的相似性高于其与前两个隔室的相似性。大回流比破坏了ABR沿程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相分离,测序结果多为未经培养的菌种和Protebacteria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