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碳酸酯的合成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化学研究领域,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合成的环碳酸酯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其可以作为极性非质子溶剂、有机合成的中间体以及聚合物的前体等。本论文以环碳酸酯的不对称合成及多组分合成为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综述了环碳酸酯的应用及合成方法,并对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偶联反应合成环碳酸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本章最后简要介绍了聚合物催化剂在不对称反应中的设计及应用。第二章:基于“均相催化,两相分离”这样一个概念设计合成了四种多手性中心的聚BINOL-SalenCo化合物,并对合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第三章:将设计合成的聚BINOL-SalenCo化合物应用到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以及环氧丙烷的动力学水解拆分反应,同时研究了不同手性催化剂、共催化剂、抗衡离子、反应温度对生成光活性环碳酸酯的ee值的影响,研究显示手性的Binol片段对于聚合物催化剂的光学选择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我们还对催化剂的循环使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该类催化剂在没有观察到活性及光学选择性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十次。第四章:在对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机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由Darzens缩合反应出发,在反应过程中引入二氧化碳气体,合成得到了环碳酸酯,从而将该合成反应设计成为由醛类衍生物,α-溴代苯乙酮衍生物,二氧化碳多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多取代的环碳酸酯,同时研究了不同的碱、有机溶剂、反应温度、底物对产物选择性及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合成方法的优点在于该反应可以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1 atm CO2,35℃),在非常短的反应时间内(10 min)得到环碳酸酯产物。
其他文献
国内传播学接触最多的是大众传播理论,反而对于其他传播理论没有一定的了解,《传播理论》是新墨西哥大学新闻和传播学副教授斯蒂文.小约翰所著,学术性、逻辑性很强,该书可以
[目的]利用向量空间描述语义信息,研究基于词向量包的自动文摘方法;[方法]文摘是文献内容缩短的精确表达;而词向量包可以在同一个向量空间下表示词、短语、句子、段落和篇章,
以“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内涵的新华精神,已成为新华人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血脉基因和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国境内区域之间入境旅游流的影响因素研究薄弱。文章基于重力模型原理,从流出省特征、流入省特征、流出省—流入省空间关系特征三类因素出发,利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Z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