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对下肢缺血性溃疡愈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肢慢性溃疡,即溃疡超过一个月仍未愈合,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为0.12-1.1%,其中60岁以上发病率为0.5-3%,80岁以上则高达5%。目前可分成血管源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溃疡、创伤性溃疡、神经营养性溃疡、恶性溃疡等。其中血管性溃疡可分为慢性静脉性溃疡与慢性动脉性溃疡。当下肢重症缺血时,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血液供应不良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最终产生静息痛、缺血性溃疡甚至坏疽。合适的敷料可为伤口提供一种最适“微环境”,除具有良好的吸收渗液能力外,还应具有抗菌、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壳聚糖具有抗感染、止血、诱导组织修复和细胞增殖等特性,可作为一种理想的伤口敷料。一、壳聚糖及其复合物治疗大鼠下肢缺血性溃疡的实验研究目的: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人体下肢缺血状态。将壳聚糖复合物与生理盐水纱布应用于动物模型,将两组愈合面积及愈合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材料的促愈效果。探讨壳聚糖复合物对缺血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健康、同龄、雄性无特殊病原体SD大鼠60只,体重200-230g/只。麻醉后,腹股沟做斜形切口,显微镜下游离出右髂外动脉、股动脉、膝下腘动脉及相关动脉分支,结扎并离断。术后大鼠分笼饲养,观察2日发现部分大鼠出现下肢跛行、发绀;部分大鼠出现下肢坏死。挑选下肢缺血但并未出现下肢坏死的大鼠30只;右足碘伏消毒,应用皮肤活检钻孔器造直径5mm,深度1mm创面,建立大鼠下肢缺血性溃疡模型。把壳聚糖生物护伤喷膜功能敷料均匀喷涂于实验组溃疡创面,对照组生理盐水喷涂,每日一次,连续14天。术后3、5、7、14天摄片,应用Image J图像软件,将两组愈合面积及愈合率对比分析,取术后不同天数溃疡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实验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在3、5、7、14天实验组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3天66.71±2.01、5天78.12±1.24、7天89.24±1.15、14天100±0.00;对照组3天54.29±3.26、5天64.53±2.55、7天71.13±1.44、14天82.81±1.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取不同天数的溃疡组织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实验组205.32±29.38,对照组151.52±16.2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实验组290.53±45.63,对照组199.86±17.31)阳性表达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可促进下肢缺血性溃疡创面的愈合,其促愈机制可能在于壳聚糖具有诱导组织修复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新生等。目前大部分体外实验及临床应用均提示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本研究应用动物试验对比研究,发现壳聚糖及其复合物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下肢缺血性溃疡的愈合。二、壳聚糖及其复合物治疗下肢缺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壳聚糖敷料与传统换药对下肢缺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为今后下肢缺血性溃疡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按标准选入病人30例,年龄40-85岁。实验组采用壳聚糖复合物伤口敷料,对照组选用普通纱布敷料。对选入病人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并应用SPSS19.0分析其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摄片后应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观察7、14、21、28天溃疡面大小、愈合率;将灭菌棉签放置于溃疡底部,标记其与皮肤平行处,所得出的长度即为溃疡深度,单位为毫米(mm);病人的疼痛度通过VAS评分量表评估。结果:共有30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方面,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用药后14、21、28天的溃疡愈合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14天41.0±19.0、21天62.0±18.0、28天79.0±20.0,对照组14天29.0±31.0、21天48.0±21.0、28天60.0±2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第14、21、28天溃疡深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14天4.27±3.13、21天3.35±2.26、28天2.11±1.68,对照组14天4.71±1.79、21天3.91±1.64、28天3.01±1.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7、14、21、28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7天2.98±1.05、14天2.50±1.44、21天2.19±1.01、28天1.84±1.14;对照组7天3.71±1.09、14天3.61±1.05、第21天3.31±1.16、28天2.91±1.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壳聚糖及其复合物敷料能为缺血性溃疡创面提供一种“最适微环境”,有效促进缺血性溃疡愈合,同时还能适当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是一种大型可食用水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海蜇渔业也走出国门走向亚洲各地。近年来,随着科研工具和手段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渔业已走向衰败之路,海蜇渔业也深受影响,资源量逐渐下降。海蜇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同时还是重要的营养管道,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中间环节,因此了解其食物组成及营养级别是明晰海
大庆油田的开采已由稳产高产期逐步步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各种复杂的开发问题正在逐步暴露,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第五采油厂是大庆油田产能的支柱单位,地处大庆长垣南部,介于外围和老区的结合处,自1970年投入开发以来,经历了自喷、转抽、一次、二次、三次加密调整5个阶段,已累计生产原油1.45亿吨。随着采油五厂水驱挖潜难度逐年增大,为保持采油五厂原油开采的可持续发展,聚合物驱产能项目在油
在所有语言中,单元音作为一个最基本的音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汉语与英语的音系具有不同特征,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特别是在学习英语单元音中,常会受到母语的影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的自我降解过程,通过降解损伤的细胞器以及大分子物质,并回收利用分解产物,特别是在化疗药物、生长因子剥夺等条件下能维持细胞稳态。细胞自噬是把双刃
背景:异阿魏酸是从毛茛科植物升麻的干燥根茎所提取的有效的衍生物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然而,异阿魏酸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主要对异阿魏酸以PD-L1为靶点的抗肿瘤活性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方法:1.通过表面染色实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RT-PCR实验来测定异阿魏酸对PD-L1表达的影响。2.通过分子对接实验、免疫荧光实验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测定异阿魏酸对STAT3所介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从字、词、句为单位过度到了以语篇为单位。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实现了文化转向之后又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结合使得翻译研究突破了语言的局限,开始从政治、权力等视角研究翻译的问题。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所关注的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活动,隐藏在译作背后的权力运作,以及权力与话语的不平等关系。其历史使命
作为优秀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基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和光电器件领域中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市场。Ga N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s)的发光波长可以覆盖近红外波段到紫外波段,更是在白光照明、紫外、绿光等占据极其重要的定位。但是,由于目前氮化物材料主要采用异质外延生长,材料与衬底之间晶格失配和热失配较大,导致Ga N基材料中存在大量位错,而且大部分位错会沿
在植物的杂交中,质体和核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维持物种的完整性,然而在研究分析中,核质不相容的作用经常被忽视。本文通过核SSR位点和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分析了新疆额尔齐
浮游植物是指地球上广泛分布于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具有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种类繁多等特点。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作为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与海洋渔业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达到一定密度后会引发赤潮。赤潮的发生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海洋可持续发展,并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危害人类健康。涠洲岛是广西北部湾最大的岛屿,总面积约24.98km2,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随着社会生产对清洁、可持续能源的需求增加,微电网以及分布式电源技术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微电网并网运行改变配电网拓扑结构所造成的一系列继电保护问题。配电网部分线路因微电网的并入造成故障潮流双向流动,阶段式电流保护因固定动作值且不具备方向判别功能,出现误动、拒动现象。分布式电源有限的故障电流提供能力也使得微电网线路不适宜依赖电流幅值整定的传统保护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分区综合保护方案,依据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