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模型,观察TBI后大鼠海马区树突棘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复合体的变化,探讨TBI大鼠的认知障碍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分析外伤性脑损伤引起认知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8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外伤性脑损伤组(n=45);脑损伤组应用冲击加速度脑损伤的方法建立外伤性脑损伤模型。随机选出对照组10只和脑损伤组10只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高尔基(Golgi)染色的方法来观察对照组(n=12)和脑损伤组(n=12)海马区锥体细胞顶数树分支受伤前后的直径和数量;用组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的方法观察大鼠突触后致密物质-95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脑外伤后1天(n=5),3天(n=5),7天(n=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损伤组大鼠在TBI后1-7天找到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脑损伤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顶数突分支数目明显减少,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并且脑损伤组大鼠在TBI后的突触后致密物质-95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均减少,并且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PSD-95和ARP2呈递减趋势(P<0.05)。结论1.外伤性脑损伤大鼠在MWM实验中出现早期空间认知行为障碍;2.外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区树突棘数目减少;3.外伤性脑损伤大鼠出现了突触后致密物质的减少;4.外伤性脑损伤大鼠出现了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复合体的减少;5.外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