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文化是数学教材的重要构成,需要在整个教材内容里面进行体现。以此来促进和加强学生对于科技进步中数学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强化数学学习主动性,学习数学家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体会数学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这给数学文化在初中课堂的渗透提供了根本的政策支持,为数学文化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关于数学文化的改革,最终的落脚点必然会集中在数学课堂上面,如何游刃有余的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初中课堂中去,需要有整体的方法和策略,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讨论。通过对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的师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数学文化有一定认识,但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掌握仅仅达到了很浅显的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获得文化的正面促进作用,通过数学文化完善其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数学文化融入,能够认同数学文化对于数学课堂以及对于初中学生的正向的引导作用。教师对于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方法掌握的不够全面,案例的获取途径不够丰富,大多依照自身多年的积累及同事间互相学习,这就使得即使想要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文化的深入渗透,也无法驾轻就熟的完成。老教师对于网络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导致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数学文化案例的学习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三种策略:1、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与数学知识教学相结合,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学习;2、在教学中突出实践应用价值,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3、在教学中,穿插对数学做出贡献的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家的人格魅力。以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为例,通过问卷及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数学文化渗透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论证,发现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熟悉程度明显提升,同时随着学习兴趣的提升,知识点能够更好的掌握。老师们反馈情况良好,均表示有较大的收获,节省了维持课堂秩序、提醒课上打瞌睡等的时间,提升了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最终证实了数学文化渗透策略有较好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