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时常有些患有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手术时需安置临时起搏器渡过术中风险。但在部分患者中,临时起搏器在围手术期中并未发挥起搏功能,且安装临时起搏器存在静脉穿刺损伤、心脏内导联的机械刺激作用、起搏器导联的电活动、血肿、感染或血栓形成、起搏失败等一系列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风险,且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非心脏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多项临床资料,评价临时起搏器在术中和术后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围术期临时起搏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非心脏外科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274例,根据术中起搏器工作情况,分为起搏组与备用起搏组,其中起搏组90例,备用起搏组184例,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上述指标的水平在组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心律失常下起搏器工作情况不同,合并窦缓及Ⅲ度AVB、房颤伴长间歇、快慢综合征的患者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多(P<0.05),而合并Ⅱ度AVB、双束支阻滞、完全左后分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患者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较少(P>0.05)。不同年龄阶段起搏器工作情况不同,年龄大于70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多(P<0.05),年龄小于70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少(P>0.05);合并不同心脏疾病时起搏器工作状态不同,其中在合并扩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情况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明显较高(P<0.05),而在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高心病时的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较少(P>0.05)。麻醉方式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无影响(P>0.05)。中小手术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少,而大手术时高(P<0.05)。结论1.对于合并有严重窦缓(心率<50次/分)及Ⅲ度AVB、双束支阻滞、房颤伴长间歇、快慢综合征的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可降低手术中危及生命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手术顺利进行。2.对年龄大于70岁且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可降低术中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合并有扩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可有效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对于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保护意义不大。3.虽然全身麻醉下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所占比例较局部麻醉和腰麻高,但麻醉方式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4.中小手术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少,而大手术时高。老年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前,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时,不论手术大小、麻醉方式如何,最好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Ⅲ度房室传导滞;(2)房颤伴长间歇(>2s);(3)快慢综合征。当患者存在如下情况并合并扩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时,在行大手术、全麻时可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以保证手术安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完全左后分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