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民经济新常态下的快速、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县级行政区划对当地资源与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相继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更是对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福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些问题的出现逐步破坏了县域经济长期发展能力与经济增长空间,从而使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决策部门和学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花垣县域经济在2004-2013年的发展模式采用的是典型的资源依赖性发展路径,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随着锰、锌等及其周边产品的国际价格波动而繁荣或衰退,其相对可持续发展水平也随之起伏不定。本文基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结合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了花垣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物,基于湖南省和花垣县2004—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花垣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能力和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花垣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2004—2013年期间花垣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稍有提升。具体来看,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最低,在2004—2013年期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期末2013年指数仅为32.94,比期初2004年44.38的指数水平还要低11.33,说明经济子系统过于依赖矿业经济,矿产品的国际价格走低使得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受到了重创;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趋势最好,在2004—2013年期间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由2004年的45.84升到2013年的61.53,十年期间共提升了15.69个百分点;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但随着矿业的景气同步波动,2008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思想上、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花垣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