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胜势”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3日,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中国长沙落下帷幕,中国男篮九战全胜成功登顶。这支球队是中国男篮经历“三大中锋”时代后,完成新老交替的一次大验兵,在以宫鲁鸣为首的教练组带领下,男篮重返亚洲之巅。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从队员选拔组队开始,到最后夺冠过程中与9个对手比赛数据,研究中国队夺冠之“胜势”,总结球队未来更好发展的综合性因素,为中国男篮在日后的运动员选材培养、科学训练与管理等方面提出参考意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归纳法等对2015年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九场比赛的攻防技、战术指标进行了全面剖析,对赛场内外中国队的“胜势”进行总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28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队成功夺冠主要有以下核心因素:1.场内胜势。通过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得出:中国队在进攻(总投篮、2分球、3分球、罚球、进攻篮板、助攻、失误等指标)与防守(失分、防守篮板、抢断、盖帽、犯规等指标)两端的表现明显优于对手。教练的临场指挥、技战术布置安排、球员的执行力与专注度、关键球员对于比赛节奏的掌控、特殊球的应对策略等方面都是赛场内胜势的主要构成因素。进攻方面,全队投篮稳定性高,在三秒区和三分线外的发挥比较出色,在面对强大的防守压力时能保持较高的进攻水准,助攻数远超其他队。防守方面,全队积极防守、作风顽强,在保证自我命中率的同时,成功限制了对手的命中率。另外,防守篮板的发挥是本届大赛最出彩的地方,盖帽技术也是对手的噩梦。攻守两端的优势是赛场内胜势的主要构成因素。2.场外胜势,是本届大赛中国队夺冠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国篮协对于制定严谨的激励政策给予支持,赋予教练宽松的用人、管理和改革权利。从大赛之初的球员选拔到安排热身赛锻炼队伍,一直到大赛夺冠,篮协都放权宫鲁鸣,这是本届大赛中国队登顶场外胜势的决定性构成因素。中国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充分将球队内、外部核心主体因素、环境因素、球队辅助因素等优势转化为胜势,在以宫鲁鸣为首的教练组带领下,打出一支年轻球队特有的观赏性和可行性兼具的“小、快、灵”,成功登上亚洲之巅。
其他文献
对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进行研究是积累训练、比赛经验,改进和提高训练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优秀柔道运动员赛前个体训练特征研究的文章较少,相关训练、比赛的数据收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