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高效传输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为水下设备提供简便、安全且高效的能源供给,都是水下工程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着对接过程繁琐、安全性差以及造价贵等问题,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代替有线能量传输可以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其中,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Magnetic Resonance Coupl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RC-WPT)技术因其较高的工作效率,适中的传输距离,成为最适合水下工作环境的能量传输方式。与此同时,水下MRC-WPT技术也存在着因涡流损耗造成的传输水平过低、因海水扰动造成的稳定性差、以及在应用中易存在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本课题以分析磁耦合谐振的等效电路和线圈的磁场分布为基础,通过研究水下MRC-WPT技术的传输性能,针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新型的传输方案。针对水下环境对无线能量传输定位的要求,提出两种无线能量传输方案。由于并联耦合谐振电路在水下的传输特性优于串联形式,本文选择并联谐振电路为研究等效电路模型,并由此对空芯线圈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进行设计,基于此,分别从优化二维发射线圈定位方式和改变三维发射线圈结构弱化其定位过程的两种角度,提出两种无线能量传输方案。根据两种设计方案,分别对其进行仿真与应用结构设计,结果证明所设计方案减小了位置偏移对传输性能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能量传输水平。针对传统水下MRC-WPT技术在应用中易与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四相磁芯线圈无线能量传输方案。通过研究发射线圈的磁场分布,在发射线圈内加入磁芯以及气隙,研究其近场磁场的分布情况,从理论上得出磁芯以及气隙对线圈近场磁场的影响,由此提出一种四相磁芯线圈无线能量传输的方案。根据对所提结构的磁场分布特性及水下应用场景的分析,提出两种普适性较高的应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备避免与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的能力。
其他文献
选择在水深1.0~1.5米,水位落差不超过2米,水流通畅、缓慢,水流速度在0.01~0.05米/秒,风浪较少,水域开阔的水域,水质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底质平坦,淤泥较少,螺、蚬等底栖动物丰富,水草茂盛,覆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一种营底栖生活、杂食性的优质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多刺少、肥而不腻,并具有养殖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目前,该鱼正成为各地调
成本是一个企业的利润之源,也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命脉。比起市场、技术、管理等因素,成本问题对于印刷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可以持续拓展,技术能够不断创
日本胶印业近年来的发展现状是,一方面市场规模不断缩水,另一方面是胶印业在日本印刷业的主导地位并未因此改变。1998年,日本胶版印刷业的销售额曾达近5万亿日元,此后逐渐下
花色苷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改善记忆力等多种功效,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门。蓝莓酒渣作为蓝莓酿酒的副产物,仍含有十分丰富的花色
drupa 2012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刚刚开始……前往drupa的人都希望能从这个全球性的展会中,看到最新最流行的技术,找到未来印刷市场的契机。而去过drupa 2012的人,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