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为自己做决策,而且要为他人做决策或提供建议,以往研究发现,个体为自己决策与为他人决策时存在不同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被称为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新近的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 CLT)认为,人们根据对客体的建构而非客体本身进行评价、判断和决策,而对客体的建构不仅取决于客体的实际特征,而且取决于个体与该客体的心理距离。因此,心理距离可能是理解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重要变量。基于建构水平理论的决策研究已在时间距离和假设性维度发现了心理距离影响决策建构水平的证据。根据建构水平理论,心理距离的4个维度在认知上是相互联系的,可能有共同的心理机制,因此社会距离维度上也可能存在决策的心理距离效应;此外,建构水平启动也会影响个体对心理距离的估计,但建构水平启动对决策建构水平的心理距离效应的影响问题尚未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两项研究六项实验探讨了社会距离对决策建构水平的影响,以及建构水平启动对决策建构水平的心理距离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无论是为自己决策还是为他人决策,也无论是抽象的高水平建构启动还是具体的低水平建构启动,选项的高水平建构特征在决策中的权重均大于低水平建构特征。(2)社会距离影响高水平建构特征与低水平建构特征在决策中的相对权重,随着社会距离的延伸,选项的高水平建构特征在决策中的权重增加,而低水平建构特征在决策中的权重减小。(3)建构水平启动对决策建构水平的社会距离效应具有调节作用,随着建构水平的提高,选项的高水平建构特征在为自我和他人决策中的权重增加,而低水平建构特征在为自我和他人决策中的权重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