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utron的流量瓶颈及其可控性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来临,基于基础设施服务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开源云平台OpenStack的产生与快速发展也正是得益于此。从最初的Austin版本到现在的最新版本Kilo,十一个版本迭代也只用了五年时间,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一直保持对最新版本的关注,所做研究也是基于最新版本展开的。本文主要是针对OpenStack中的网络组件展开研究的,早期OpenStack的网络结构是Nova-Network,但Nova-Network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只能满足于小规模二层网络的简单需求。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即服务概念的提出,OpenStack社区提出了Neutron网络模型,用户可以使用Neutron提供的API,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网络拓扑、VPN、Firewall等高级网络服务。OpenStack的Neutron网络虽然实现了网络服务,也满足了广义上的软件定义网络,但该模型仍然有以下的缺点:一、在该模型中,网络节点起着中枢作用,负责判断所有流量的路径走向,所以这种设计有着很大的单点问题和流量瓶颈问题。二、该网络模型中的数据转发设备采用的是开源虚拟交换机,但是该虚拟网络设备的控制层和转发层没有剥离,其路由路径的产生都是基于自协商的,所以其流量的可控性不足。本文针对上述Neutron网络中的不足所做的具体工作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一、针对当前Neutron网络中的流量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虚拟路由的设计,即在每个计算节点上增加一个虚拟路由进程,该路由主要负责判断该计算节点中的数据转发路径,如果是东西流量,则直接将该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计算节点。如果是南北流量,则统一将该数据发送到网络节点。二、针对当前Neutron网络的流量不可控性,引入了OpenFlow流量模型,使用OpenFlow控制器集中控制Neutron网络的流表生成和走向,同时针对当前OpenFlow协议不能支持Neutron网络三层路由的缺点,在当前OpenFlow协议基础上增加ARP和ICMP的动作处理函数,使OpenFlow协议能处理ARP和ICMP包的请求和回复,从而能使OpenFlow控制器能正常控制Neutron网络的三层流量。三、最后本文进行了实际OpenStack仿真部署,针对Neutron流量的瓶颈问题和可控性都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表明基于分布式虚拟路由的Neutron网络在不同类型带宽流量上较传统Neutron网络有较大提升。
其他文献
商业智能是一套决策支持系统,它涵盖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多项技术,其中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体现在前端展示模块上。目前市场上前端展现工具品种繁多,给用户带了一定便
回答集程序设计是知识表示的有效方法,并已成为非单调性推理和逻辑程序设计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知识的不一致性,导致回答集程序没有回答集或推出相互矛盾的结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各种信息和数据正在成倍数的快速增长。人们在充分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信息系统的同时发现在很多的情况下也需要使用其它的运行中的系统的数据,然而现实
在50年代中期,继独立随机变量和经典极限理论获得较完善的发展之后,许多概率统计学家相继提出、讨论各种混合序列的收敛性质,相依变量极限理论有关问题的提出,一方面由于统计问题
Web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Web应用模型,它提供了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处理环境。在此环境中各个应用群体内部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Web服务的一组接口(即方法)和Internet对各
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使孤立的各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政府办公效率的最大化提高。 Web Services是新一代的Web应用程序,它以其开放性
车型自动识别分类在不停车收费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了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对提高公路交通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车辆通行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车型
由于人类对天体的认识还很有限,在稀少的天体光谱数据中,提取出天体光谱特征与其物理化学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寻找出稀少的天文规律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国家
电机作为当今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设备,也是当今工矿企业及日常生活中耗电量最多的一种电气设备。据国家计委的统计资料,2005年度我国电机的总装机容量已达5亿多千瓦,年耗电量
如何在应用的开发和演化过程中适应新的需求和发展,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保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关键问题。领域工程针对变化性的研究范围横跨问题域至解空间,体现于软件的业务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