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相沥青及其泡沫炭的制备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推动力,新材料决定着其它新兴技术,是科技发展的先导也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新材料不断出现。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MPCF)作为一种新型高导热炭材料,具备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化性能,在航空、航天和众多高新科技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问世起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就一直倍受瞩目。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优异性能源于理想的泡孔结构,发泡工艺和前驱体性质是决定孔径分布、开孔情况的重要因素。实验以热缩聚方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再以自制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采用自挥发方法制备泡沫炭,经焦化、炭化、石墨化获得最终产品。本文在研究中间相沥青及其泡沫炭制备工艺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不同焦化条件(分别焦化4h和10h)、不同中间相含量前驱体(中间相含量分别为30%和100%)、不同性质体中间相前驱体(中间相含量100%,软化点分别为295℃和335℃)对泡沫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SEM、XRD、偏光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泡沫炭微观形貌、孔隙分布等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表明,泡沫炭的结构与性能可以通过发泡压力、温度以及焦化时间等工艺调整,而前驱体中间相沥青的性质优劣也是决定因素。长时间焦化条件得到的泡沫炭具有更好的分子取向和更高的石墨化度(86%);非完全100%中间相含量的前驱体发泡制备泡沫炭也是可行的,但发泡条件不易控制,发泡效果也不理想;自制的体中间相沥青在很宽的温度范围(430~500℃)均容易获得孔径均匀的泡沫炭,相同制备条件下低软化点前驱体发泡效果更好:所得泡沫炭孔径大而均匀(350~1000μm),孔壁薄,孔隙率高(83%~90%),炭化后分子取向更好,石墨化后石墨化度更高。
其他文献
晁中辰先生关注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有二十余年之久,在这个领域已发表二十多篇论文,《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是晁先生这二十多年对该领域研究的系统化和精华提炼。
针对目前块煤跳汰排矸与混合跳汰工艺设计差别不大的问题,提出了省去粗煤泥回收和煤泥水浓缩环节的块煤跳汰排矸工艺简化方案,以简化工艺设计,降低初期建设投资和生产运行成
糖尿病与痛风都被视为富贵病,常常同时发生在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的个体身上,甚至有人将肥胖、痛风、糖尿病称为三联征。临床上,尽管痛风的诊治多由风湿免疫科医生完成,但其
药品的库存管理是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评佑指标。该研究分析了影响库存药品周转率的因素,提出运用药品分类管理的方法,对该院药房的药品进行分级控制,能够提高医院药房库存药
销售工作是企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有效激励销售人员,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在众多的激励方法中,薪酬激励是最直接的。做好销售人员的薪酬激励工作,是有效
期刊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伤寒患者血液标本中伤寒杆菌。根据伤寒杆菌鞭毛抗原基因DNA的核苷酸序列,合成2对寡核苷酸引物,以该基因的DNA片段作为模板,经首次PCR和巢式PCR扩增后。产物分别为458bp和343bp的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