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在女性所患肿瘤中,乳腺癌成为威胁女性健康以及生命的第一杀手。全球每年被确诊为乳腺癌的妇女已超过125万,约占妇女癌症的25%,同时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国做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亦呈明显升高趋势,并成为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Ki-67是一种非组蛋白性核蛋白,存在于具有增殖活性的细胞核中,由第10号染色体长臂上的所属基因转录、翻译而成,该蛋白与细胞的增殖活性关系密切。大量研究发现,Ki-67表达能够准确而敏锐地反映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比率,众多癌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患者预后与其表达存有相关性。正由于Ki-67能够作为众多肿瘤,如鼻咽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的核增殖抗原,在细胞的增殖活性状态、探究肿瘤生物学行为、推断其危害性上可由Ki-67表达率的高低来评估、在指导肿瘤治疗及评测患者预后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所以,NCCN指南2011年的修订版中已经明确把Ki-67作为临床应用的病理学指标。目前,Ki-67已作为临床上乳腺癌病理诊断报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病理指标之一,明确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体积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病理免疫组化指标如ER、PR、Her-2、P53等相关性,对于乳腺癌的认识与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指导意义。研究目的分析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体积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学指标及“三阴性“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单纯为:(单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12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其中包括2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化疗、放疗、相关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术中切除肿瘤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学指标,分析Ki-67与其他临床病理学指标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将Ki-67与所统计1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20例“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因素及指标进行独立性研究。结果1.Ki-67在123例单侧原发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68%,其表达率与所研究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以及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2.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04,P<0.01),且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增高而表达增高。3.Ki-67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的阳性表达相关(P=0.023,P<0.05),同时与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表达相关(P=0.016,P<0.05)。4.Ki-67的表达与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6,P<0.05),与P53表达间呈显著性相关(P=0.036,P<0.05)。5.123例乳腺癌患者中有“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0例(20/123,16.26%);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过表达率为80%(16/20)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Ki-67的过表达率(53/103,51.45%;P=0.019,P<0.05)。结论1.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而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过表达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过表达。2.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明显相关性,并且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表达增高,与患者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大小无关。3.Ki-67的表达与ER、PR、Her-2以及P53的表达有相关性,并且与ER、PR呈负相关,而与Her-2及P53呈正相关。4.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与发展可用Ki-67的阳性表达来评价,联合检测Ki-67和其他乳腺癌病理学指标有助于了解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指导乳腺癌治疗及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