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合动词后项成分多义性的认知语义学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的复合动词在日常会话中经常使用,但习得复合动词却并不是一件易事,并且,关于复合动词到底哪里难、如何难也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目前为止,有许多学者都着眼于“V1+V2”类的复合动词。这其中,关于复合动词后项“~切る”的研究并不如“~込む”、“~出す”等多,但另一方面,使用频率很高的“~切る”则不论是单纯作为动词还是作为复合动词的后项,都在日语学习的早期阶段就已出现,并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这个现状来看,对“~切る”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年来,“共通图示”作为一种分析复合动词后项多义性的新方法得到提倡,而本篇论文,正是基于这些先行研究之上,同时使用认识语言学和认知语义学的方法论,围绕“~切る”的多义性来进行讨论的。具体说来,首先在论文最初对研究目的、选择“~切る”为研究对象的理由以及本论文的理论背景及相关的先行研究进行了介绍。其次,在分析“~切る”的多义性之前,先根据原型意义的认定方法明确原动词“切る”的中心语义,再运用“行为连锁”的概念,弄清“切る”所蕴含的语义要素,并通过共同图示表现出来。再次,根据是否含有原动词“切る”的基本义,把复合动词后项“~切る”分为“原动词类‘~切る’”和“接续化‘~切る’”两大类、再进一步把前者分为表示“切断”的“~切る”和表示“终结”的“~切る”两个类别,并提取出两种类型共通的“图示”。而对于后者,则根据前项动词的性质,分为表示“行为的完结”的“~切る”、表示“变化的达成”的“~切る”和表示“极限状态”的“~切る”三种类型,同时根据三者皆含有的“表示事态百分之百达成”这一语义,提取出这三种类型的共通图示,并分别对其意义用法进行论述。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将“~切る”的多种语义以及语义之间的关联进行整理,明确“~切る”的多义性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在这种语义扩张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认知机制,同时考察研究“~切る”的价值以及今后的课题,并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会展行业的发展对会展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互联网+"背景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科学、会展专业教师水平有待提升
目的探讨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颞叶的PGNT进行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
某超高层建筑为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其核心筒采用了爬模结合普通模板的施工方法,相比于传统施工方法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变截面厚度变化达150 mm的一次爬升施工工艺
<正> 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是一项事关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长远目标的战略性工作。各地村镇规划建设的现状怎样?存在哪些突出矛盾?该
先从拱桥屈曲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拱桥屈曲模态的相关受力特点和失稳特征,以及影响稳定系数的相关因素。再以一座已经建成的上承式拱桥的数据出发,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
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影响,针对磨削工艺参数选择问题,建立了以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工件刚度、磨床功率、磨床参数和加工余量等作为约束条件,以磨削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