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东省14个常见造林绿化树种国槐(Sophora sapon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麻栎(Quercus acutissima)、I-107杨(Populus euramericana)、女贞(Ligustrum lucidum)、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君迁子(Diospyros lotus)、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小叶扶芳藤(Euonymus fotunei. Minu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选择1~2年生苗木盆栽处理,采用自然蒸散失水方法形成水势梯度,测定在连续土壤水分变化过程中各树种蒸腾作用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苗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性和抗旱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土壤水分从饱和状态到干旱胁迫的连续变化过程中,各树种的叶片水势日变化曲线均呈V字型,且波动幅度随水分胁迫加剧而加大;叶片水势连日变化随土壤干旱胁迫加剧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树种下降幅度和连续变化过程差异很大。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麻栎以外,其余13个树种的叶片水势在连日变化过程中,与土壤水势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2.各树种叶片蒸腾作用随土壤水分梯度下降呈现起始缓慢下降、中期大幅度下降、后期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其中5个造林绿化树种和4个藤本树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缓慢,4个经济树种下降程度剧烈。各树种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分性,14个树种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势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与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的相关性不同,而与空气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3.轻度胁迫下各树种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多数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但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大部分树种chla和chlb的含量迅速下降。4.树种之间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很大,总的变化趋势为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上升,重度胁迫下降。重度水分胁迫下各树种脯氨酸含量均有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