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的情绪行为障碍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家长、甚至他自身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些情绪行为障碍通常表现为:哭闹、尖叫、离座、攻击性行为等。不管是因为他自身存在认知、沟通上的障碍,或者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方法不得当都对他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在课堂上,他的行为问题多数时候都会对课堂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难以继续上课,其他学生的学习也会遭受影响。所以,研究如何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提升其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已成为必要。因此,本研究的希望通过对应用行为分析法的探索使用,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起到改善作用。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一名11岁的在校自闭症儿童。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倒返实验A-B-A-B实验设计,本研究中的自变量是指当自闭症儿童离座行为发生时介入的干预措施,本研究中因变量是个案离座行为发生的次数。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能分析,通过对个案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对个案的直接观察等方式,了解个案存在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一步确定干预的问题行为;第二阶段是拟定干预计划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拟定干预计划,主要是确定目标的行为基线、建立行为干预的目标最后选择了适当的干预策略。并且通过资料检索自己设计观察记录量表(特殊儿童ABC观察记录表)、设计适合个案的IEP,离座次数统计表等;第三阶段是干预实施阶段,本阶段正式开始干预,主试通过前因控制,教师教学的方式的改变,物理环境的变换。然后干预后果,采用正强化和消退,差别强化等方法对被试离座行为进行训练,教其学会等待,听从指令,减少离座次数,最后个案可以做到一节课都不会离开座位,能够大部分时间配合老师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