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构建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优化压力性损伤管理模式,实现压力性损伤管理信息化;初步应用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评价平台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护士对平台的满意度情况。研究方法1.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的构建(1)调查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的需求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需求问卷,整群抽取甘肃省兰州市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770名护士进行调查。(2)确定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功能及内容,并进行平台的开发采用专家函询法,根据需求调查的结果,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形成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功能模块与内容条目,委托某信息技术团队对平台进行开发。(3)评价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的可用性采用问卷调查法,邀请2个临床科室与研究小组共同完成平台的测试,随机抽取17名护士,采用系统可用性量表进行可用性评价。2.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的应用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便利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某三甲医院开展平台的初步应用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法、工时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平台的实用性、可行性及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的构建(1)需求调查:632名护士的需求调查中,527人(83.4%)表示“愿意使用”平台、509人(80.5%)表示“需要使用”平台、479人(75.8%)认为“能使用好”平台;平台四个功能的需求得分由高至低分别为质量管理功能(4.28±0.78)分、上报功能(4.25±0.81)分、预防功能(4.25±0.79)分、风险评估功能(4.18±0.82)分。(2)专家函询: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的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包括风险评估(9个条目)、预防护理(28个条目)、PI上报(16个条目)、质量管理(12个条目)四大功能。(3)可用性评价:17名护士完成了系统可用性量表调查,得分平均分为79.12±5.87分,可用性较好。2.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的应用(1)实用性评价:平台应用后,压力性损伤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情况明显优于应用前(P<0.05);平台应用后,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应用前相比无变化(P=0.057)。质性访谈结果显示,护士认为平台的提醒功能、审核机制等提高了工作严谨性;平台评估及上报内容全面,对平台实用性满意。(2)可行性评价:平台应用后,护士评估入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的工时明显少于应用前(P<0.05)。质性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护士认为平台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平台的可行性好。(3)满意度评价:745名护士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7%的护士对数据准确性满意,82.1%对平台界面易用性感到满意,81.8%对信息及时性满意,79.7%对操作有效性满意,79.5%对内容适用性满意,76.1%对平台整体满意,75.1%对平台的安全性满意。质性访谈结果显示,护士对平台简化了工作流程、方便实时质控等方面满意,同时认为平台如使用终端等,仍需要进一步改善。研究结论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的使用意愿及需求程度较高,构建的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包括风险评估、预防护理、PI上报、质量管理四大功能,平台可用性较好;压力性损伤移动信息平台初步应用后发现,平台的实用性强、可行性好,护士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