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ju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伟大的诗人在世时往往因为被误解而得不到当代人的认同,然而弗罗斯特却是一个例外。弗罗斯特被认为是是美国最著名、拥有读者群最庞大的现代诗人。他半个多世纪的辛勤笔耕留下的大量作品中,有数十篇已经成了美国人文学记忆的一部分。他的诗歌从风格上看接近传统诗歌,不过调子却是现代的,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真实的感觉。弗罗斯特的诗歌以含蓄著称,简洁的语言背后常常语含讥讽,寓意深长。本文将以弗罗斯特诗歌中表现的“人在混乱现世中的处境”为线索,试图以一个新的视角——现代性反思——来解读弗罗斯特那看似简单,实则深邃的诗歌,他的诗作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在这篇论文中,笔者试以弗罗斯特的一些诗歌为研究对象,以新批评中的细读为基础,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结合具体的诗节来发掘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现代性反思;运用心理传记批评方法来分析促成现代性反思的因素。论文总共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弗罗斯特生平及简单综述有关弗罗斯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构思、文本的研究方法以及贡献。在第二章中,介绍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运用新批评的细读,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来分析其诗歌的深层含义。本文将把弗罗斯特诗歌归纳为四类来分析其中的现代性反思,分别是“黑色诗歌”、“梦幻诗歌”、以及反映人道主义主题方面的诗歌和战争题材的诗歌。本章的第一节,在“梦幻诗歌”里,笔者运用弗洛伊德的“对梦的释义”分析:诗中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梦境,象征性的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渴望。现代文明给人类造成的伤害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表现为本能的压抑,这一点体现在弗罗斯特的“梦幻诗”中,如弗洛伊德所说“梦是一种(抑制的受压抑的)愿望的(伪装的)满足。”在梦幻和现实之间的徘徊直接构成了对残酷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控诉,抗议文明对人的本能的压抑和否定,是对现代性的反思。第二节,在“黑色诗歌”里,弗罗斯特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人在现代文明中的异化状态,“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语)”(泰勒2001:8)。这类诗歌体现了诗人对现代性的反思。从这类诗歌里我们发现了存在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即诗歌里弥漫着一种死亡即将来临的危机感,以及一切生命归根结底都属于虚无的情绪。第三节,弗罗斯特诗歌反映了一种人道主义思想,诗人的坚韧和精神苦难,在他的诗中演化成了关切现实世界的人道情怀和人性光芒。在该组充满剧烈冲突的诗歌中,诗人表达了人在现实世界的尴尬处境以及对人的尊严的呼唤,表达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如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所认为的,世界是荒谬的,但人可以通过存在去“寻找自我”,人应当履行自己的人道主义责任。这里可以体会到诗人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良苦用心。第四节,现代文明的“工具主义理性”带来一种广泛的不安,对人们的生活构成威胁。在《冰与火》和《曾临太平洋边》两首诗中,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对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命运的忧虑。诗人揭示了暴露在“幸福”的许诺下人类所付出的难以救赎的代价和牺牲(单世联,1998:8)。在第三章中挖掘促成弗罗斯特诗歌中现代性反思的因素:具有哲学和宗教理由。首先是诗人的个人经历;其次是弗罗斯特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主流文化趋势即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也是诗人现代性反思的根源,其中包括爱默生对弗罗斯特的影响,美国的文学自然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存在主义思想也是促成弗罗斯特诗歌中现代性反思的因素。最后分析的是宗教对弗罗斯特及其诗歌的影响。,第四章,总结。笔者简要概述总结前几章的内容,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弗罗斯特,作为美国现代诗人,开创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及隐含在他的诗歌中的现代性反思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到诗人本人的生活经历、诗人所处的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的文学思想背景及宗教的影响下出现的。总的来说,弗罗斯特诗歌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现代性反思。诗人对现实的批判或揭露不只是一种抱怨,而是已上升到一种“立”的精神,为人类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弗罗斯特诗歌最本质的东西。最后,指出论文不足之处和将来研究弗罗斯特诗歌的重点。希望本文能够启发人们在纷乱的世界以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去重新认识人的价值。
其他文献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油水井增产增注的措施潜力井越来越少,增产增注措施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油田面临着主力层系含水高,产量逐年递减,剩余可采储量少,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因
本论文对抗氧剂和树状大分子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树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根据树状大分子的端基可以进行功能基转化这一特点,通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传统研究性学习的有力补充,而设计与开发大批优质研究性网络教学资源又是开展网络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支撑条件。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相关理论,对研究性网络教
古希腊学者在构建国家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学说时,就开始研究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必然存在性。柏拉图提出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进一步主张人类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黑格尔的客
为深入研究鱼类干细胞多能性转录因子Nanog的功能,本实验进行了团头鲂Nanog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首先,从团头鲂卵巢克隆出Nanog基因的编码区,将其连接到p ET32
测试工作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生命周期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保证系统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验证和确认的重要工作。根据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系统交付最终客
阐述了屏蔽隔声技术理论,并应用该理论对某125mL摩托车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在摩托车进气口加装屏蔽隔板和吸声材料,进气口辐射噪声分别下降了0.7dB和1.2dB,这与理论预测隔声量相吻
公主岭市现有耕地中存在着大面积的低产土壤,约有149.1万亩。其中砂质瘠薄土壤有44.5万亩,占低产土壤面积的29.9%。公主岭市粮食产量要再上新台阶,挖掘这部分低产田块的增产
官服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曾起过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上古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到阶级社会,官服制度就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作为区分贵贱、身份等级的工具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01.27-1791.12.05.),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伟大的作曲家。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莫扎特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