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夏天》剧本主要讲述了一个十五岁乡村女孩的朦胧而懵懂的初恋或者说是暗恋的故事。小米家在内陆乡村,生活简单而封闭。15岁那年夏天,一个空降军营部来到她的家乡训练,小米因此认识了杜浩翔——第九连的文书,温和内敛,爱好天文学。杜浩翔为小米打开了天文学这扇门,同时也开启了小米情感世界的门。小米由对他的好奇打量慢慢发展成一种朦胧的喜欢;并且,在与杜浩翔的交流过程中,慢慢理解、接受了自己领养的弟弟。剧本主要从小米的角度,以小米对杜浩翔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事。从远观时的好奇到走进交流后的朦胧喜欢,最后在意识到自己的感情时杜浩翔离开,故事戛然而止。《午后柠檬树下的阳光——电影剧本<那年夏天>创作阐释》从选题缘由与意义、剧本构思与设计、自我反思几个方面分析了作品。该剧本的特色是以一个干净透明、还未成形的爱情故事为蓝本,表现正常人的正常青春生活,具体表现在:在情节设置上,反对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弱化戏剧性情节,淡化矛盾冲突,追求一种日常化、生活化的散文叙事结构;在人物形象上,主要通过人物关系的设置、生活细节的展现、气氛的营造等方式来展示一个十五岁女孩的性格、心理与情绪;在艺术风格上,追求一种平静舒缓的格调、含蓄诗意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