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金融市场是基于碳市场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市场。这个市场自出现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目前世界碳金融市场年交易额已经突破1400亿美元。碳金融市场是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路线而出现的金融市场,它服务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帮助国家和企业以较为理想的成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还促进了低碳技术在市场所及的范围内传播。可以说发展碳金融市场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都是巨大的。由于欧盟和美国的碳金融市场以不同的组织方式形成和发展,于是这两个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鲜明差别对于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有着很大借鉴意义。本文在明确写作目的之后,绪论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概述。正文部分先对碳金融市场做了一般性分析。从碳金融市场的定义着手,并明晰了碳金融市场与碳市场、碳金融两者的关系。然后对碳金融市场理论基础做了陈述,并将碳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与传统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进行了比较。比较主要涉及市场主体、交易平台、交易工具、交易方式几方面,并结合这些一般性分析概括了碳金融市场的功能。在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对欧盟和美国碳金融市场分别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方式上采用展开式分析,对欧盟和美国碳金融市场的交易体系、交易平台、国家政策法规指引、市场主要参与主体四大方面进行了展开分析。在交易体系方面阐述了交易体系的组织方式和发展规划。在交易平台方面介绍了交易平台的作用并做了实例列举。在国家政策法规指引方面,列举了欧盟和美国为推动碳金融市场发展而推行的政策或法令。在市场主要参与主体方面,运用概述和举例相结合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欧美碳金融市场的金融主体,如银行、基金、保险公司。根据以上四大方面的分析,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结尾分别作了欧盟、美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总结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论文的第五部分探讨了欧盟、美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因素、制约因素,同时还对两个碳金融市场的前景做了展望。在欧美碳金融市场发展动因上,笔者总结了国家政策法规导向、世界银行集团的作用以及金融机构的推动三大因素。在制约欧美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方面,总结了碳金融市场外部和内部两个制约因素:全球经济环境和市场风险监管。最后,结合欧盟和美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和发展势头对两者的未来做了展望。论文最后一章,先简述了中国碳金融市场实践情况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总结欧美经验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