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种,建筑能耗具有特殊性:总量大、人均建筑能耗高、季节性、节能潜力大。上述特点都直接说明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因此,本论文选择的研究方向是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的研究。 本文基于全球能源危机,从多个角度分析并研究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首先,文章从高校教学楼的发展历程、空间类型、围护结构、照明系统等多个层面,详细阐述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的能耗特征;其次,作者结合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能耗特征从其围护结构、照明系统、新型技术等几个方面对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适宜性节能改造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第三,根据上述分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模型,针对天津地区气候特征,通过DeST软件模拟了保温结构、保温材料、保温厚度对高校教学楼围护结构能耗的影响以及照明灯具、照明控制对高校教学楼照明系统能耗的影响,从而得出天津地区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的三组模式。最后,本文选取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第六教学楼作为实际案例,依据三组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对其进行能耗模拟,并对三组模式的经济性、节能性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天津地区乃至寒冷地区的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不同的节能改造模式,为天津地区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