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中国医科大学八十九期(2003级)新生牙周疾病的流行状况,评价该年龄段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掌握其相关社会背景、口腔卫生习惯、特殊生活习惯、就医行为等相关状况,分析影响该年龄段青少年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为青少年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1.对象 调查对象为2003年9月入学的中国医科大学89期新生,共497人。其中,男性205人(41.2%),女性292人(58.8%);城市学生328人(66.0%),农村学生169人(34.0%),见表1;年龄17-21岁者占99.4%;多民族但以汉族为主,占88.5%。 2.方法 全口牙以28颗计,不包括上、下颌第三磨牙。在侧灯照明下,用口镜、探针、牙周探针进行检查。调查人员4名,为口腔内科医师,经调查方案学习及统一检查、记录标准后开始调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掌握调查对象的相关社会背景、口腔卫生习惯、特殊生活习惯、就医行为等相关因素,并通过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 3.调查指标 参照《口腔预防医学》,检查以下指标并记录数值:社区牙周指数CPI;牙石指数C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错颌畸形。 问卷调查的内容如下: 相关社会背景包括性别、民族、来源(城市或农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父母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态度等。 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初次刷牙时间、是否坚持每天刷牙、每天刷牙的次数、每次刷牙持续时间、晚间睡前是否刷牙、多长时间换一次牙届lJ、是否使用牙线等。 特殊生活习惯包括吸烟、失眠、口呼吸、咀嚼口香糖、食物嵌塞等。 就医行为包括是否定期洗牙、是否及时就医、对于牙酿出血采取的治疗措施等。结果 牙跟炎(牙跟出血)检出率男生、女生分别为91.2%和83.6%;牙石检出率男、女分别为91.7%、89.4%;牙石检出平均区段数分别为4.00士0.136、3.76士0.116。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牙周状况(CPI指数)相关的因素有学生来源(城市或农村)和错领畸形;其它因素分析显示均无显著性。结论 该年龄段人群的牙周卫生状况比较差,牙酿炎的患病情况比较严重,牙石检出率很高,牙周病的需治量很大,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专业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指导,纠正同学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并鼓励同学们早期治疗。影响青少年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学生来源和错领畸形,而来源归根结底是城乡之间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差异。